首页 地理史话

兰州肃王地道:他持手电筒探秘,忽然落荒而逃,再也不敢下去了

2024-02-29 11:21 来源: 陇史荟 作者: 王文元

摘要:明肃王,为洪武大帝朱元璋的第十四子,名朱楧。肃王府,就是他的府邸。肃王,人们并不陌生,历朝历代,多封有肃王,而明肃王一系,则是从洪武大帝朱元璋的第十四个儿子朱楧开始的。

兰州闹市区,朱元璋儿子为一和尚修建地道,帮他躲避杀身之祸         

州闹市区,明肃王为一个老和尚修建了三四里长的地道,以帮他躲过杀身之祸。       

不过,人们经过考证,发现这条地道,原来另有说法?         

那么,这条传奇地道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1.明肃王兴建王府,暗藏一个机关暗道       

张掖路是数百年来,兰州最为繁华热闹的街巷之一,也是无数商家,争抢的好市口。在张掖路东口,就是明肃王府故址。     

明肃王,为洪武大帝朱元璋的第十四子,名朱楧。肃王府,就是他的府邸。肃王,人们并不陌生,历朝历代,多封有肃王,而明肃王一系,则是从洪武大帝朱元璋的第十四个儿子朱楧开始的。

大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明太祖朱元璋封藩,其庶十四子朱楧被封为汉王。朱楧善骑射,能诗文,谋勇兼资,朱元璋曾称其为秀才。三年后,又改汉王为肃王。起初,肃王藩邸设在甘州,王府大概在今甘州区县府街一带。      肃王的就藩之路,却充满了波折。先是被困在平凉,后又搬迁到兰州。1393年,肃王抵达陕西,可是陕西等地肃王抽调的人马,还没有到。肃王只好在平凉等待,这一等就是差不多两年。肃王才等来各地抽调来的护卫、侍卫、宫女等人。1395年,肃王朱楧才从平凉出发,前往甘州就藩。        其时,河西走廊相当残破。当年,成吉思汗攻灭西夏时,对河西四郡,进行了疯狂烧杀掳掠,河西走廊从农业转向了畜牧业,直到明军收复河西走廊,才开始逐渐恢复。不过,北元残余势力却又不停袭扰。       甘州的官员害怕担负失陷亲王的罪责,况且肃王也不愿意在偏远的甘州待,朝廷则认为,甘州太过边远,不利于掌控肃王一系。多种因素叠加,最后促成肃王内迁兰州。尤其对朝廷而言,建文帝害怕,肃王勾连燕王,东西呼应,同时起兵。故而,就把势力相对较弱,不怎么兵强马壮,还比较听话的肃王迁到兰州,且在迁移的过程中,直接剥夺肃王两个卫的兵力。

肃王到兰州后,大规模营建王府,同时在兰州城内外修建不少寺院建筑。肃王府的大致范围是北到黄河,东到东城壕,西到通渭路,南至张掖路。而肃王在兰州城内外修建诸多的寺院,如今赫赫有名的金天观就是其中之一。2.永乐大帝给金天观主持一个神秘任务         兰州金天观名扬西北。它始建于明建文二年 (1400年),占地54亩。历史上这一带古寺众多,历史悠久,唐有云峰寺,宋建九阳观。        那么,肃王为何不用宋唐旧名,而重新命名呢?这自然有它的一套说辞,金天观的来历,与阴阳五行有关。在五行中西方属金,故名金天观。还有一个说法,金天观暗含天子西来,观望躲避之意,         在修建之初,肃庄王朱楧认为,这一带山环水绕,如同仙人舞袖,所以将兰州城西面的门取名为袖川门。据碑刻记载:“皋兰袖川外之金天观”为通省各寺观冠冕,可见金天观是甘肃最大的道观。       金天观内有四大建筑群:东有元坛祠、洗心道院;中有雷坛;西有英武祠;九阳山上有玉皇阁、老子殿;此外还有花园,园内叠石为山,称山字园。        金天观第一代主持人是孙碧云道长。据有关史料记载:孙碧云是陕西大荔人,拜道教武当派祖师张三丰为师。兼容释道儒三家。还做过宫廷道士,侍奉过皇帝。后来,被肃王请到兰州主持金天观。        当时,为了迎接孙碧云,肃王还专门修建了一座望仙桥。同时,开始修建雷坛,请孙碧云主持道场。雷坛河就是因此而得名。       其实是孙道长对肃王提供优厚待遇比较反感。和他提倡的主张自然,清静无为的思想不合。同时,金天观距离城市太近,影响了修道。后来,就入山修道不知所踪。       民间传说,孙碧云来兰州还有一个故事:明建文四年,燕王朱棣攻入南京,建文帝神秘失踪。传说建文帝逃到兰州,当时肃王正在修建金天观,他便让建文帝躲藏在观内。有人从“金天”二字中获得线索认为,金是西方,天指天下,金天观暗藏天子西去之意。于是,明成祖朱棣在永乐十年(1412年)下诏,让武当山著名道士孙碧云来兰州打探消息。      显然,金天观道长孙碧云是接受了永乐大帝的安排的神秘任务——寻找失踪的建文帝3.为躲避搜捕,肃王专门为他修建一条地道       建文帝失踪案是明清时期流传传奇大案。当初,朱棣率大军攻破南京,建文帝明为自焚而死,实则带几个亲信大臣,伪装成自焚的样子,顺着暗道,逃出了南京皇宫。随即,装扮成和尚,四处游历。这条暗道和和尚的度牒,都是朱元璋安排的。        据记载,建文帝也曾多次到甘肃游历。故而民间传说,为了掩护建文帝,肃王在王府和金天观之间修了一条地道。因而建文帝的踪迹一直没有暴露。      这条暗道是否存在呢?大约在二十年前,老王就曾专门到金天观一探究竟。

那年10月13日,老王专程来到工人文化宫寻访地道的神秘洞口。因为,在此之前,有人说,金天观有口井,他们认为那口井就是肃王的地道口。       老王如约来到工人文化宫。在文化宫西院的楼下,有一个新修好的井栏,井栏。全部是用石头砌成的,上面雕刻着美丽的花纹。青砖砌成的洞壁笔直垂下,有数米深,里面却无水。洞壁上还有铁梯。一位在此驻足观看的老人说:“这可不是一口井,而是一个地道,直通山字石,曾经救了建文帝的命。”      老人讲述了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率大军南下,攻克南京,夺取了皇位。建文帝西逃来到兰州,住在肃王府。朱棣听到消息后,马上派武当山名道士孙碧云前来打探虚实。孙碧云是全真教第16代嫡系传人,就住在当时道家的胜地——金天观(今工人文化宫)。        当孙碧云去肃王府时,建文帝就顺着这条地道跑到金天观;当孙碧云回到金天观时,建文帝又从这条地道跑回肃王府,所以孙碧云始终没有见到建文帝。       老人指着洞壁说,你看那些大青砖,能是现代人修的吗?这个地道可是修建于600多年前的明代,以前用一块石板盖着。这个井栅是去年才修好的。   4.至今没有人能探明地道       兰州闹市区的肃王地道,这是个美丽传说,还是确有其事呢?人们也说众说纷纭。有些学者认为,地道应该是一种民间猜测。但也有认为,肃王府的地道不能轻易否定。      学者们考证:肃王当时修建王府的时候,费了很大的力气, 尤其对后花园的建设,更是不遗余力。      他为何要大力营造后花园呢?原来,王府的建设规模,明初朱元璋就曾亲自规定:其中王城高2丈9尺,正殿高6尺9寸。整个肃王府四周的围墙长约1000多米,东、西、南三面各开一座门,其中南门是王府的正门,依次经过棂星门、端礼门、承运门三道门后,就是承运殿和存心殿,再往后走就是东、西王宫。这是肃王府的核心地带,它建设规制有严格限制。同时呢,朱元璋在《皇明祖训录》中规定诸王不许有离宫别殿。       老朱留下的这些限制,就让各路王爷们非常难受。老朱乞丐出生,当过和尚,过惯了苦日子,但王爷不行啊,他们要享受。那怎么办呢?不出王府也要享受,肃王们在构建府第时,力求将园林与府宅融为一体。      肃王府中建有3个花园,西南角上的一个后改为中山公园,东南角的叫山字石,东北侧有凝熙园。凝熙园,规模很大。《重修皋兰县志》记载,凝熙园俗名山子(字)石,方广里许,园中畜水成湖,垒石堆山,兰州方言中称假山为山子,因而这一带也成为了山子石。这里不仅有石山,而且还修建了雷祖殿、玉皇阁、斗母宫、栖云桥等建筑。      这条神秘的地道,似乎就和凝熙园有关系。人们说,凝熙园中假山形如“山”字,所以称之山字石。       假山中有洞府相连,由于洞很深,后人无从知道洞到底有多深,也不知道洞最终通向哪里。无独有偶,位于文化宫的这个洞口也是无人探知它的出口,所以在人们想象中将它与山字石的洞口相连,由此演生出一个美丽的传说。       有学者认为,建文帝根本就没来过兰州。至于传说的来由,应该是民间的一种猜测。  5.他拿着手电,在地道中走了三四十米后,再不敢走了        其实,上世纪五十年代,人们就曾探查过肃王地道。当时,在修建城关区医院,民工们的工棚就在山子石的洞口边。夏天,天气炎热,人们经常到洞内乘凉。      一天,兰州市建委的一名领导曾拿着手电筒进入地道,但在行走几十米后,因地道太深太黑无功而返。据说,解放前也曾有人试图探明地道,也是半途而废。

人们说,要修一条地道,必须找到进口、出口和洞的走向。但在这么多年的市政建设中,不管是挖防空洞还是修西津路和铁路,都没见任何洞口。更何况从山字石到金天观,要经过雷坛河。解放初期雷坛河的流量还要0.46立方米/秒,水流湍急,从雷坛河下挖一条地道谈何容易。     一部分学者认为,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这个神秘地道还只能是个美丽的传说。但另外一些认为,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肃王府历尽沧桑,里面的建筑与当初大相径庭。如果有地道,也不应该在花园中,而应该在肃王的卧室,或办公的地方。如果地道口距离主要活动区过远的话,反倒不利于脱身。

从一些历史典籍的记载来看,这条地道在明末时,已经失去了作用,李自成农民军贺锦部攻破兰州的时候,肃王府的妃子们大部 分最后退到了北城墙上,不少选择跳城而死,或投井而死,或触碑而死等等,没有选择从地道逃生。就连末代肃王,也是被人从狗洞中背出城的。显然,肃王府的核心人物已经不知道地道,或者地道不能用了。       多年前,修建张掖路步行街的时候,人们从张掖路上挖出了一段,类似地道的建筑,据民工说,还挖出了银钱,人们纷纷哄抢银钱,对地道没有进一步深究。当时,老王就在现场附近,可惜条件有限,没有再进行进一步的探究。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