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腰刀的时光之书
□ 李萍
叮,当,叮当,叮叮当当……叮当声在村庄的血脉里,在刀匠们的生活里,像春天的鸟鸣,听起来悦耳又清脆。
一把把刀的锻造声里,刀匠的日子变得有声有色,村庄也变得鲜活又有力度,那清脆悦耳的叮叮当当声,是一曲丰饶的歌谣,一直在传唱。
钟情腰刀的人,他们的思绪无论何时在一把腰刀里穿行,很多年来,每一次的停留或是擦肩,叮当声似乎余音绕梁,嘈嘈又切切。
春日清晨,站在山梁上远眺或俯瞰,甘河滩村清晰可见,在阳光的照射下,透过站立成一片风景的树,麦田包裹着村庄,树掩映着的村庄。
目光一次次抚摸田野,透过树杈直击灵魂的蓝,似乎要挑破心境的祥和直入云霄,一位荡羊(方言,放羊的意思)人,提着羊鞭,低哼“花儿”,对山野抒发情怀,宛如一幅动静相宜的画面。
叮,当,叮当,叮叮当当……
叮叮当当响声下锻造的一把把腰刀,叫作保安腰刀。锤打锻造的声音齐整地有节奏响着,锤打着,在黄河水的奔流中,叮叮又当当,穿越着保安族人的晨昏,繁杂、忙碌、辛苦。
同样是一把刀,但是锻制工艺不一样,锤打到淬火磨制,一道又一道工艺,几近八十道后,脱胎换骨成艺术品,完美呈现出与众不同。爱美的刀匠们,会让一把刀美得别出心裁,把他们的人生和风骨也丝丝缕缕地嵌入。
人也与刀一样,在叮当作响的岁月里磨炼,而后精致,而后守着那些腰刀,让日子渐渐丰盈。
几百年了,村子的光阴都是在敲敲打打中度过的,未曾改变的叮叮当当,似单曲重复,又似协奏曲,时而单调时而悠远,似乎给漫出的“花儿”伴奏。腰刀的冰冷锋利,“花儿”的柔情蜜意,让生活琴瑟和鸣,让村庄迈步发展。
叮,当,叮当,叮叮当当……一声声的锻打声里,伴着奔流的黄河水,匠人们一个个清晨在锻造腰刀中开始,也在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美好中开始。
刀体、刀柄、刀鞘三部分组成一把保安腰刀,由于加钢淬火、刀体修饰等方面的技术日渐精湛圆熟和多样化,相继出现了“什样锦”“波日季”“雅吾其”“扁鞘”“珠算刀”“鱼刀”“西瓜头”等,种类繁多,最漂亮的“什样锦”,最富有神话色彩的“波日季”,点缀着刀的琳琅满目。
刀上五指并拢、指尖向上的“一把手”之图,无论其意是为了纪念一位刀匠,抑或表示腰刀的锋利或耐用,都是追求美好生活的见证。而每位刀匠打出的刀都有自己特定的刀面图,或标志一个美好传说,或记载一个历史故事。
刀匠们知道也必须知道,每一把刀的制作方法、用料和刀形各有特点,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如成经典刀型的“什样锦”,方头直刀,刀背厚实,刀板平直,刀刃、三角形刀尖蕴藏着霸气,刀柄装饰华丽柔美,是用银、铜、石、珠在牦牛角上镶、嵌、铆、搓出花、星、云纹、水波及抽象图案,刀把精美,基本用什样锦镶嵌而成,金黄、翠绿、湛蓝、银白、桃红,夹杂着朵朵梅花;银白色的刀鞘,包着三道枣红色的铜箍,分外璀璨夺目;刀鞘上端有个小孔,挂有别致的紫铜环子。拔刀出鞘,刀锋闪闪,寒光凛凛。
“花儿”漫开,诗意渗透的美,在刀尖上荡漾:“什样锦的把子的钢刀子,银子(啦)包下的刀鞘;青铜打下的尕镊子,带上是格外的样子。”
刀匠们熟稔一把保安腰刀传统而繁缛的制作工序,那最多80道、最少也有40多道的工序,在刀匠的指端和目光下渐渐好看,把曾经不太漂亮而实用的刀赋予生活的艺术之美,让美与实用融为一体。
诸多工序中,锻打刀坯时加钢和炼烧以后的淬火是至关重要的。那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呢?生铁火炼熟后锤打,大锤和小锤各有其用,抡起、落下中包含着学问,锤打的力度每一下都不一样,锤打的位置也在不断变动,而刀坯也在锤打之下翻来覆去,加钢时必须细致谨慎,刀坯的正反面烧炼的时间要均等才能包钢,一两铁,炼加一立方厘米的薄钢。淬火即刀子匠言说的沾水,要精准把握火候,观察火苗的颜色,刀坯被炼得太硬时沾水会炸开,太软时又不锋利。不软不硬,韧中带钢才是质量过关的腰刀。
从设计、打坯成型到加钢淬火,从刻花刺字、镶嵌磨光到砸铆……在不断地锻造过程中,刀子匠人们也不断从刀柄上入手,添加新元素等的时代创新……
一把把精美的腰刀,从对选取黄铜片、红铜丝、白铁丝、牛角、塑料等不同材质开始,从对其材质的巧妙叠合胶铆而成的分别加工开始,从雕绘上栩栩如生的各种精美图案、抛光打磨成,五光十色耀眼夺目的刀柄制作,刀匠们在用心用爱锻造着腰刀,珍爱、珍视的锻造技艺,也珍惜腰刀赋予的一切。
几十年里,他们对于腰刀的锻造了然于胸,从设计、打坯成型到加钢淬火,从刻花刺字、镶嵌磨光到砸铆,其工艺流程自成一体,在不断锻造的过程中,又从刀柄上入手添加新元素……
刀匠们从最初的辛苦到今日的满心欢喜,从走出村庄走出县城走出甘肃走向全国各地的匆忙里,他们与腰刀相互锻打、磨砺着生活。在一把腰刀的诞生流程里,无论发在抖音还是快手或是微信朋友圈的视频,他们的技艺娴熟,他们的目光老道,传授或传承交流都游刃有余。
那些被列为保安腰刀锻制技艺国家级传承人,接过父辈们的衣钵,延续一把把腰刀赋予的美好之余,也像一只鸟,飞来飞去,出现在有保安腰刀的一个个地方,或出席参加一个个活动,或交流学习锻制技艺,或为了发展和传承民族文化,与其他的传承人一样,在一把刀子的前世今生里讲述、表演、撰写人生。
在岁月的欢喜悲忧里,或许,与那些把一生都与一把腰刀拴在一起的刀匠们而言,精雕细琢一把刀子要比飞来飞去更令他们痛快甚至令人沉醉。
叮,当,叮当,叮叮当当……铁锤敲打钢铁的声响中,刀匠们也将激情、智慧和创造淬入锻造声中,赋予了腰刀独一无二的魅力。
保安腰刀不仅是一把腰刀,更是淬火灌浇、百炼成钢之后的熠熠生辉。保安腰刀不仅是一把腰刀,更是一个民族的品质与希望——淬火灌浇、百炼成钢之后的熠熠生辉。
于是,一把刀锻打得精彩,让积石山的皑皑白雪愈加洁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