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县,我还会再来
□ 党广勇
在兰州工作的康县兄弟,总对家乡恋恋不舍,反复邀请我们去康县看看。他那碎碎念里,康县的山水像会发光的宝贝,勾得我们架不住这份热情。最终我约上一对在甘肃主流媒体工作的夫妇好友——他们能歌善舞、活力满满,有他们同行,旅途定不会寂寞——三家六口人一同踏上了前往康县的旅程。
抵达康县的那个下午,阳光还带着夏末的暖意,我们先去了当地的休闲好去处——花桥村。可刚转了不到10分钟,天像被戳漏了似的,倾盆大雨毫无征兆地落下,淅淅沥沥直下到深夜。晚饭就在花桥村的农家乐解决,席间兄弟的朋友特意端来了当地的烧酒,醇厚的酒香混着饭菜香直钻鼻腔。桌上的土豆烧土鸡是重头戏,土鸡肉炖得酥烂入味,土豆吸足了肉香,每一口都鲜得人舌尖发颤;还有新鲜的野菜和腊排骨,滋味醇厚得让人停不下筷。夏夜的康县尤其难得,饭后回住处的路上,四周静得能听见晚风掠过树叶的轻响,夜里休息时更是静得人心安,没有城市的喧嚣,只有自然的呼吸,躺下没多久便沉沉入眠,那种卸下疲惫的松弛感,实在惬意。
第二天清晨,睡梦里恍惚听见“布谷——布谷——”“啾啾——啾啾——”的声音,像谁在耳边喊着“起床啦,起床啦”,这美妙的鸟鸣,把我们从睡梦中温柔唤醒。一睁眼,阳光正透过民宿的窗棂,在床沿跳着细碎的光。
我连忙起身,推开窗,青龙山景区的民宿全貌一下子撞进眼里——规模极大的青瓦浅棕色调屋舍,顺着河岸山势舒展,飞檐与露台错落,黑瓦在晨雾里泛着温润的光,廊下红灯笼还垂着昨夜的潮气,木栏杆被山风擦得锃亮。
下楼漫步时,天空悄然飘起毛毛细雨。雨丝像揉碎的雾,轻轻柔柔笼住天地,落在脸上毫无重量,却带着沁人心脾的清凉——像春日融雪的微凉,又似新摘薄荷揉碎的清润,丝丝缕缕往毛孔里钻,把人整个儿浸在清爽里。
脚下石板路沾着露水与雨珠,泛着温润的光,清爽得能渗进鞋底。身旁溪流活泼,溪水撞着碎石,溅起的水花裹着清晨朝气,泼在小腿边,带来阵阵清凉。深吸一口气,空气里漫着草木清甜、溪水潮气,混着细雨的朦胧水汽,真像含了颗薄荷糖,连呼吸都成了享受。
抬眼望,民宿背后青山如黛,云雾像偷懒的纱幔,赖在山腰打转,山影与云气晕染,把天地衬得格外辽阔。此情此景,竟与李白“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的诗句不谋而合,这山水相依的灵秀,果然从古至今都动人。细雨给远处的树、石墙旁的枝丫、草丛里的小花都蒙上一层薄霭,早起的虫鸣和“啾啾”鸟叫,混着溪水“哗哗”、雨丝“沙沙”,织成最天然的晨曲。
沿着溪边步道慢行,阳光刚掀开云层,又被细雨扯成柔和的光,给民宿屋顶、青山、流水都镀上温柔金边。同行那对能歌善舞的夫妇,被这景致勾了兴致,竟在水边随性跳起小段舞蹈,笑声脆生生的,惊飞枝头栖息的小鸟,让山水间的清晨,添了几分人间烟火的鲜活。
早餐吃了当地特色油茶,做法和别处截然不同,带着独有的香气,暖乎乎喝下去,浑身都舒坦了。原打算早饭后进青龙山景区逛逛,偏偏天公不作美,预报有大雨,景区临时封闭,我们只好改道先去了草川坝。去草川坝的路蜿蜒曲折,沿途紫薇花一路盛放,粉紫相间的花串垂在枝头;山核桃树上结满将熟的果子,像青涩的小灯笼;红枣树沉甸甸的,青绿色的枣子压弯枝头;野猕猴桃这儿一丛、那儿一簇,藏在绿叶间。更添野趣的是,走在这弯弯绕绕的山路上,时不时能遇见毛茸茸的小松鼠,拖着蓬松的尾巴在树干间窜来窜去,眨眼间就钻进密林不见了踪影;偶尔还会有色彩斑斓的野鸡从路边草丛里扑棱棱飞起,划出一道弧线掠过头顶,惊得林间飞鸟也跟着振翅,各类野果子漫山遍野,像是大自然随性撒下的宝藏,应有尽有。
等爬到草川坝的山顶,往下一看,云雾在山谷间游走,层峦叠嶂若隐若现,青绿的山、流动的雾、蜿蜒的路在眼前铺成一幅灵动的画,那一刻只觉得心胸开阔,心旷神怡,所有的烦恼都被这山水涤荡干净了。山顶的风正柔,那对夫妇里的丈夫兴致勃勃地当起“摄影师”,教我们摆起各种造型:有并肩眺望的全家福,有故意搞怪的夸张姿势,还有模仿山间草木舒展的动态pose。快门按得不停,笑声也飘得老远,后来翻看照片时,大家还为那些憨态可掬的瞬间笑得前仰后合,热闹得很。
中午转道去4A级景区阳坝时,兄弟的朋友早已在那儿等候,特意带我们尝了当地响当当的特色小吃——豆花面。碗里嫩白的豆花颤巍巍的,像刚凝结的云朵,那是用当地传统方法制作的,入口格外嫩滑;酸脆的酸菜铺在面上,带着自然发酵的清爽,面条浸在带着豆香的酸汤里,筷子一搅,豆花裹着面条滑进嘴里,酸溜溜、甜丝丝的清爽直窜舌尖,夏天吃来格外解暑,那股纯正的酸味让人越吃越开胃,一口下去,满身的燥热都消散了。
阳坝的公路蜿蜒伸展,两旁的山郁郁葱葱,植被覆盖率极高,满眼都是赏心悦目的绿。沿途随处可见挂着“康养避暑基地”牌子的院落,白墙灰瓦的农家乐藏在林间,不少游客正坐在院坝里喝茶聊天,一派悠闲景象。山坳里的民居错落分布,像蜂巢般嵌在绿毯上,偶尔能看到山间人家的身影,整个画面就像一幅鲜活的田园画。走在这片山水间,空气清新得像洗过一样,夏日的暑气在这里荡然无存,只留满心清爽。同行的夫妇又趁着兴致哼起小调,歌声混着山风与流水声,格外动听。
更难忘的是康县人的热情,尤其是我这位兄弟的朋友,更是把这份热乎劲儿揉进了席间的每一个细节里。他们总怕我们吃不好,一双双筷子不停往我们碗里夹肉,大块的土鸡、厚实的腊排骨往碗里堆;还不停转着圆桌,把刚端上桌的野菜、炖得酥烂的土豆都转到我们跟前;按照当地的习俗,端着烧酒敬了一杯又一杯,每次敬酒前都要把我们的酒杯斟得满满当当,说这是“酒满心诚”,要让我们感受到康县人最实在的情谊,醇厚的酒香混着笑意漫了满桌……酒过三巡,他们打开了话匣子,不由自主地给我们讲起了康县的过去。从前这里是山区,田地少,靠天吃饭,日子过得清苦。可如今借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变化早已翻天覆地:山坡上连片茶园铺向云端,茶香漫过村寨;山脚下民宿整洁雅致,游客往来不停;路边农家乐炊烟袅袅,饭菜香勾着人往里走;更有规划齐整的康养避暑基地藏在林间,成了城里人夏天躲清闲、养身心的好去处。每个乡镇都有了新产业,家家户户的日子像山间的花儿,越开越红火。这红火里,有山水的馈赠,更有当地人的踏实——他们守着这片青山绿水,把日子过成了游客眼里的诗,也过成了自己手里的甜。
这趟旅行还听闻,当地藏着诸多奇妙景致。有一棵千年桂花树,据说秋日花开时,芬芳能弥漫整条沟谷,仿佛把整个秋天的甜香都收进了花瓣里;还有一棵直径大到十来个人都合抱不住的银杏树,每至深秋,金黄的叶子簌簌飘落,铺满一地,尽显“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诗意。
这趟旅行真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夏日的康县清凉如诗,山水风光如画卷铺展,更有挚友相伴,欢声笑语不断。周末能约上三五好友这样走走,实在是人生一大乐事。这趟旅途的美好,一半在山水,一半在身边人的笑声里。我想,康县的夏天都如此动人,春天定是漫山繁花似锦,野樱与杜鹃花在山间铺成粉紫云霞;秋天该是层林尽染、枫叶如火,千年银杏落叶铺成“黄金甲”路;冬天又会是雪压松枝、水流冰封的静谧画卷。这四季分明的美,我怎能错过?
待冬日再来,要和这里的朋友们围坐炉边,温一壶当地烧酒,叙这趟旅途的想念;深秋时,定要看千年银杏落叶铺成“黄金甲”路,等千年桂花香漫整条沟谷;春日追着繁花跑,去寻山间野樱与杜鹃的踪迹;夏日再枕着山水入眠。
康县,我一定还会再来。下次要看春天的花,赏秋天的叶,再赴一场冬天的雪约,带着这份念想,我们后会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