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苹果产业实现经济效益和品牌价值“双提升”
庆阳苹果产业实现经济效益和品牌价值“双提升”
每日甘肃网9月17日讯 据陇东报报道(庆阳融媒记者刘萍凝 通讯员黄瑞杰)今年,我市持续推进苹果产业全产业链产值与品牌价值“双提升”,全力实施瑞雪新优品种单品突围战略,重点推进百万亩优质苹果基地改造提升工程,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市早熟苹果产量达到23.3万吨,创历史新高;已销售17.88万吨,实现销售额12.52亿元,呈现产销两旺的良好态势。
在基地建设与产业升级方面,我市坚持以品种更新换代和老果园提质增效为重点,大力推进矮砧密植和绿色标准化生产,加快构建产前、产中、产后循环发展的全产业链体系。成功创建宁县、庆城县国家级和省级现代农业(苹果)示范区、庆阳农业科技园区,并建成25万亩以上苹果产业大县3个;以董志塬为核心的10个优质晚熟红富士生产基地和25个万亩苹果片带持续巩固,全市苹果园总面积稳定在133万亩;通过大力推广庆阳苹果生产8项关键技术和瑞雪、瑞阳等新优品种,果园管理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优果率达70%以上,商品果率超80%,果品实现量质双增。
在关键环节强化与要素支撑上,我市着力推进老旧果园改造、山地果园开发和新品种栽植,不断完善苗木育繁推体系,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建成苹果新品种采穗圃、优良砧木选育圃及无病毒苗木供应基地7处共1780亩;以“三元双向”循环农业为引导,建设绿色标准化基地60万亩,打造科技示范点及百亩以上绿色生产示范果园28处,推动果园管理向精细化、技能化转变;积极培育链主企业2家、骨干企业6家,发展产业化龙头企业31家以及果箱(果筐)生产企业14家、加工企业5家,新增苹果贮藏量3.68万吨,总贮藏量达66.58万吨;组织开展果园管理、防霜冻等专题培训,累计培训1.15万人次,有效提升果农防灾减灾与生产管理水平。
在市场开拓与品牌建设方面,我市始终坚持“品牌强果”战略,今年5月,“庆阳苹果”再度位列全国地理标志品牌百强榜,品牌价值攀升至70.02亿元。通过“农超对接”“农企对接”“基地直采”等模式,让苹果产品畅销全国;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设立直销窗口38家,同步在京东、天猫、抖音等平台开设43家网店,构建线上线下多元销售网络,产销融合深化拓展市场。以“瑞雪单品突围,打造中国苹果新贵”为主题,成立了甘肃瑞果联合会,构建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合作社为纽带、种植大户为主的“产+服+贮+销”四位一体联农带农品牌化营销机制,推进“庆阳福地 天赐瑞果”品牌建设,实现产业增值和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