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衣食住行

小米短剧来了,雷军的下一盘大棋?

2025-10-18 13:45 来源: 首席品牌评论

最近,小米在其应用商店悄然上线了一款名为“围观短剧”的独立APP,并且打出“无广告海量短剧免费看”的宣传标语。

目前,这款应用仅面向小米手机用户,尚未在苹果iOS等其他品牌手机终端上架,下载量已显示2.0万人次。

IMG_256

短剧赛道早已巨鳄潜行,字节跳动旗下“红果短剧”月活用户高达2.1亿,腾讯携微信入口与阅文IP库构筑生态壁垒,阿里、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巨头也重兵布阵。

小米此时入局,意欲何为?

1千亿赛道

小米此时选择切入短剧赛道,面对的是一个已接近7亿用户的庞大市场。

新京智库发布的《中国微短剧精品化发展研究报告(2025)》显示,截至今年6月,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已突破500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634.3亿元,2027年更有望冲击千亿关口。

这个数字意味着,微短剧的市场规模已与中国电影票房相当,成为网络文艺中的重要支柱产业。

作为一种新兴的数字文娱形态,微短剧最早可追溯到2018年前后。那时的微短剧大多以低成本制作和拼贴化叙事为特征,逻辑粗糙、情节猎奇,甚至不乏低俗化、擦边球内容。

然而,就是这些最初被视为网络快消文化产物的内容,敏锐地契合了碎片化娱乐需求,成为用户在通勤、休闲等场景中的“情绪速溶剂”。

经过短短数年的发展,微短剧行业已实现了从野蛮生长到精品化转型的跨越。行业逐渐形成了从剧本孵化、拍摄制作、分发传播到商业变现的全链条生态。

IMG_257

面对短剧的巨大潜力,互联网大厂们早已纷纷入局。

字节跳动旗下的“红果短剧”增势迅猛,6月的月活跃用户已达到2.1亿,同比增长179%,首次超过长视频平台优酷的2亿月活量。

腾讯则利用微信入口“短剧”小程序和阅文集团的网文IP库,形成生态矩阵和IP驱动的独特优势。

电商平台也不甘落后。今年7月,京东以百万年薪大规模招募短剧内容策略运营、短剧内容运营等岗位人才。拼多多于2023年12月启动“多多有好剧计划”,并于2024年4月正式上线短剧板块。淘宝则在2024年宣布投入千万元资金及超10亿流量,用于支持品牌定制剧。

小米入局的这个赛道,早已成为互联网巨头们的必争之地。

2小米入局

“围观短剧”并非小米在短剧领域的首次试水。

早在今年7月,小米旗下REDMI品牌就联合抖音、万合天宜出品了首部短剧《时空合作人》。小米中国区市场总经理、Redmi总经理王腾和Redmi产品经理胡馨心等亲自参演,一度引发业内关注。

IMG_258

从当时的品牌定制短剧到如今独立APP上线,表明小米在短剧领域的布局正从单纯的营销手段,转向内容生态构建升级。

这一转变意味着,小米不再满足于仅在外部平台进行内容曝光,而是试图通过自建内容平台,将用户留在自身生态内。

“围观短剧”由成都分享信息传播有限公司开发,该公司由小米集团全资持有的北京聚爱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100%持股。这种股权结构确保了小米对短剧业务的完全控制,也彰显了其在该领域长期耕耘的决心。

在商业模式上,“围观短剧”采取了与红果等依赖广告变现的免费短剧平台不同的路径。小米直接打出“无广告海量短剧免费看”的宣传标语,试图以纯净观剧体验作为产品差异化优势。

在当前几乎所有免费短剧平台都依赖贴片、插屏、信息流广告作为核心盈利模式的背景下,小米此举确实颇具颠覆性。

然而,小米短剧的无广告模式,在赢得用户掌声的同时,也引发业内对其商业模式的质疑。如何盈利?这是摆在“围观短剧”面前的首要问题。

IMG_259

目前,短剧行业的主流变现方式包括广告投放、用户付费、平台分账等。

红果短剧通过用户观看广告解锁剧集;腾讯视频的“十分剧场”厂牌则全年分账票房超4亿元;爱奇艺甚至推出“会员+免费”混合模式,将广告与会员收入的50%-80%分配给创作者。

相比之下,小米的无广告模式,短期内可能是市场切入策略,长期来看则可能需要探索其他变现途径。

有分析认为,小米可能依靠硬件补贴内容,或后续引入会员体系。对于坐拥庞大手机用户基数的小米来说,短剧应用可以作为其内容生态的一部分,提升用户粘性和生态系统价值,间接促进硬件销售。

目前,围观短剧仅面向小米手机用户,这种有限的开放策略可能是一种谨慎的试水。小米可能希望通过自家用户群体测试产品体验和数据反馈,不断完善后再考虑扩大推广范围。这种打法在科技公司推出新产品时并不罕见,有助于控制风险并迭代优化。

3生态谋局

小米选择此时进入短剧赛道,绝非一时冲动。在智能手机市场重回中国大陆第一后,小米正寻找新的增长点,短剧可能成为小米生态中新的流量入口和粘合剂。

纵观小米近年布局,从手机到IoT,再到汽车和自研芯片,雷军一直在构建一个越来越完整的生态体系。

在5月的小米15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上,雷军宣布:“随着小米手机市场份额连续19个季度位居全球前三,小米汽车、芯片、智能工厂完成‘从0到1’的跨越,‘人车家’全生态战略正式闭环。”

IMG_260

在这一生态中,内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短剧作为当下最热门的内容形态之一,自然成为小米不容忽视的领域。

“围观短剧”的价值,绝不仅仅在于其本身能否盈利,而在于它在小米大生态中所能发挥的协同效应。优质、独家的短剧内容可以成为小米手机、平板、电视等硬件产品的“增值服务”,增强产品吸引力。

未来,它可以与小米视频、小米游戏等其他内容服务打通,甚至反向赋能硬件销售。最终形成一个“硬件+软件+内容+服务”的强耦合闭环生态,极大提升用户的切换成本和生态忠诚度。

短剧行业的竞争,早已不再是单纯的内容之争,而是生态能力的综合较量。腾讯的长期主义、爱奇艺的技术革新、优酷的敏捷转型、芒果TV的台网融合,展现了不同路径的生存智慧。

小米的入局,恰逢行业从野蛮生长迈向精品化的转折点,围观短剧能否凭借“无广告+小米生态”的独特定位成功突围,硬件导流与用户体验的组合拳能否搅动这场战局,或许将成为短剧江湖下半场的最大看点。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