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艺界

短剧行业的千亿蛋糕是怎样的?

2025-10-19 12:18

随着视频内容消费需求的不断提升,短剧作为一种新的娱乐形式,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崭露头角。近年来,长短剧界限日渐模糊,传统的长剧形式和微短剧之间的融合趋势愈发明显。这一现象不仅体现了观众需求的变化,也反映了内容创作与分发模式的创新。短剧并非一项新兴产物,它是基于长时间的文化积淀和社会变化而发展的历史趋势,是在数字化、碎片化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自然产物。

过去几年,短剧市场的迅速崛起引发了行业的广泛关注。以其短小精悍的特点,短剧迅速占据了年轻人群体的主流视野。从最初的社交平台爆款到如今的网络视频平台专属剧集,微短剧已不仅仅是一个视频娱乐的补充形式,更成为内容创作的重要一环。与长剧相比,微短剧更具灵活性和互动性,能够迅速调动观众的情感共鸣,适应碎片化的观看习惯,这也是其能够迅速成长并形成市场规模的重要原因。

短剧,也称网络微短剧,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的定义,是“单集时长从几十秒到15分钟左右、有着相对明确的主题和主线、较为连续和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剧集。与传统电视剧不仅在时长上有较大区别,在拍摄周期、制作成本、呈现形式、剧情节奏、价值诉求都差异巨大。由于时间较短,微短剧在有限的时间里,去讲述丰富的故事情节,因此需要通过快速的反转以及快节奏推进来实现,并且以此充分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从而产生情感共鸣。且短时间的观看主要满足情绪价值,而非观赏价值,因此剧情的“爽"更符合短剧特性。内容呈现上,涵盖都市、古装、青春、奇幻、悬疑等多种题材,内容十分丰富。

IMG_256

短剧与传统电视剧对比

短剧市场规模

影视产品中,短剧兴起较晚,2020年才具备一定产业规模,但成长较为迅速,2021-2023年迎来爆发,2023年市场规模已达到373亿,已经接近于发展数十年的传练电视合电视剧市场规模,艾瑞咨询预计,2027年短剧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

短剧剧集短、节泰快的特征符合当下大多数办公族碎片化时间的消造需求;视频平台爱奇艺、优酷、腾讯以及短视频平台料音、快手近2年快速成长,为短剧提供了平台流量支撑;供给侧上,短剧的短平快特征非常适合产品化,可快速基于IP内容生产,实现作品快速供应。

IMG_257

2020-2027短剧市场规模

根据网络数据,我国短剧在2021以后快速发展,2023年用户渗透率达到60%,但短视频的用户渗透率已98%,短剧新用户仍有较大开拓空间、付费开拓方面,用户付费渗透率已达到41%,但相较于成熟期长剧55%,仍有一定提升空间。

短剧因为剧集短,对时间的占用短,能够覆盖用户碎片化时间需求,理论上短剧的市场容量大于长剧。主要在于随着生活工作节奏加快,用户碎片化时间超过休闲时间,此外休闲时间用户的行为也被“碎片化”,用户在短视频、休闲游戏等应用培育下,休闲时间的注意力也在分割,休闲时间呈现“碎片化”特征,适配碎片化场景的短剧未来具备占据用户更多时长及消费的可能,潜在容量大于长剧,未来发展潜力较大。

IMG_258

短剧及短视频用户渗透率,来自MCR嘉世咨询

IMG_259

短剧及短视频用户付费率,来自MCR嘉世咨询    ADX短剧版数据显示:国内微短剧平台的热力值呈现高度集中态势,头部 TOP10 平台的热力值占比高达 85%TOP11-20 的平台占比约 9.8%,而排名 21 位及以后的平台热力值占比仅为 5.2%。    微短剧行业“马太效应”显著,头部平台的竞争优势突出2025年上半年,国内TOP4平台(番茄、河马、麦芽、九州)的热力值总额达81.14亿,四大平台合计占比61%。

IMG_260

    短剧平台热力值分布图

短剧内容生态

在抖音端原生微短剧的题材分布中,逆袭、家庭伦理和现言甜宠题材包揽前三名。其中,逆袭题材表现尤为突出,在投微短剧数量突破 2 万部。对比投流付费微短剧的题材排名可见,家庭伦理与现言甜宠题材在抖音端原生微短剧的排名更为靠前,这或许与抖音平台女性用户占比偏高相关。一些小众题材亦在悄然崛起。其中,悬疑推理题材位列第11 名,在投微短剧达 1565 部;乡村题材居第 14 名,在投数量为 1059 部;动态漫题材则排在第 29 位,在投微剧共 370 部。

IMG_261

,表现     在端原生微短剧播放增量 TOP20 中,有 10 部为去年上线的老剧(其中多数于去年 12 月推出),这一数据充分体现出老剧的长尾效应十分显著,仍能持续贡献可观流量。6月13日上线的《觉醒当天,我当上全国状元》播放增量达6.6亿,位列第16名,成为近期表现突出的新作。从题材来看,逆袭和家庭伦理题材表现出色,在播放增量TOP10 中,逆袭题材占比达 7 部,成为榜单的主流题材。

IMG_262

2025年上半年热播短剧TOP20

短剧用户画像

截至2025年6月,全国短剧用户规模已达6.96亿,占网民总数比重接近六成。    纵向对比来看,截至2024年12月短剧用户规模为6.62亿人。以此推算,2025年上半年微短剧用户新增约3400万,半年增长率达5.1%,呈现稳步扩容态势.

IMG_263

    短剧用户规模,来自DataEye

短剧强势席卷下沉市场,收割中青年群体,男女通吃,成为全民娱乐新宠

IMG_264

    短剧人群用户画像,来源艺恩

IMG_265

短剧人群年龄分布,来源破晓东方

一线城市属于“高频率,低时长”。根据DT实验室相关短视频问卷报告,近7成一线城市受访者经常看短剧,但每次看短剧的时间偏短,更多集中在1小时以内。 三线、四线及以下城市则是“低频率,高时长”。经常看短 剧的人群占比均低于55%,但超7成人每次看短剧的时间在半小时-3小时以内。

看起来,一线城市爱看短剧,但来去匆匆;三四线城市则有大把时光沉浸式观看。

为什么呢?我们从受访者看短剧的场景中,推测出一个答案。大家都是在休息的时候看短剧,最多人选择的场景TOP 3 分别是:晚上睡觉前、周末/节假日宅家时、午休/工作休息间隙。其中,一线城市除了晚上睡觉前看短剧,第二大场景就是“下班到家后”(51%),选择比例高于其他城市。当其他线级城市TOP 5看短剧场景都包含了“吃饭时”,一线城市是唯一一个更倾向于在“通勤/交通工具上”看短剧的

IMG_266

不同城市级人群看短剧习惯,来源DT实验室

短剧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媒介,不仅是互联网改变世界后的产物,更是传统影视市场在数字化浪潮中的延续与创新。它以短小精悍、内容浓缩的形式,为观众提供了高效的娱乐体验,也为内容创作者和产业链上下游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凭借其广泛的适配性和强大的信息穿透力,微短剧已经展现出与各行业融合的巨大潜力,并有望成为未来内容传播的重要形态之一。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