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艺界

南京微短剧产业联盟成立——我在南京打造“微短剧宇宙”

2025-10-20 21:53 来源: 南京新闻 作者: 作者:黄星

近260家企业

1500+部优质精品佳作

24小时破5亿播放量

在国家级奖项“频频亮相”

……

南京微短剧,真的藏不住了!

10月20日,南京微短剧产业联盟成立。这座3100年的文学之都,正在用数字文化的全新表达,书写新时代的江南叙事。一场关于“好故事”的产业变革正在南京悄然发生。

IMG_259

01

全链服务上线!

南京实现“带剧本来,带成片走”

产业联盟+小程序平台,南京微短剧服务小程序“南京‘剧’好”让拍剧像点外卖一样方便。

联盟由南京百川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南京花笙书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花生短剧)、江苏网络文学谷、南京天影宁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扬子江数字视听产业园、南京炫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发起成立,首批会员近百家,将实现“48小时场景响应”,打造“全链条赋能、全要素保障”的产业生态。

区域布局同样密集

秦淮区有“秦淮有戏”微短剧中心;

浦口区设立南京网络微短剧综合服务中心;

江北新区建成扬子江数字视听产业园,实景影棚超3000㎡,真正实现实现“剧本创作—拍摄—剪辑”全流程不出南京。

一站式、全产业链条服务,正为南京微短剧起飞赋能。

02

行业大咖齐聚

把脉微短剧“质变元年”

今天的活动上,专家学者与一线从业者共聚一堂,从政策、技术、内容等多维度,探讨微短剧如何从“量大”走向“质优”。随后的资源对接会更成为“合作加速器”,推动产业链上下游高效链接。

IMG_260

“我们的基地涵盖了微短剧拍摄前期的场务、场地、置景,还有配套设施。所以把握这次机会才能更多地链接产业链企业,更好地将我们上、中、下游企业打通。”南京布客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梁珂珂说,“这对我们整个基地或者南京微短剧行业来说将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能让大家走得更远。”

03

爆款片单预告!

2025年南京微短剧“神仙打架”

“2025南京微短剧片单”重磅发布,题材覆盖都市、古风、女性、家庭等,多部潜力作品已蓄势待发:

《苏超球王》热度近2000万,续作《将军好球》即将上线;

《重生之回到80做厂花》引领“重生热”,百部精品计划同步启动;

国家级科普短剧《云端筑路者》开机,东南大学教授团队亲自参与。

IMG_261

今年南京微短剧已屡创佳绩:

《何苦相思煮余年》24小时播放量破5亿;

多部作品入选国家“跟着微短剧去旅行”计划;

《美食来敲门》探索“短剧+文旅”,播放量超2500万;

《司法所里的故事》获广电总局精品创作传播工程项目扶持。

IMG_262

04

千年文脉打底

南京做短剧是认真的

得益于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 “比较优势”,南京微短剧产业正迅速成长。

千年文脉绵延:这座承载着3100年建城史的世界文学之都,因数字技术的革新,正日益显现其创新发展的澎湃动能。

产业生态完善:字节跳动南京研发中心、阿里云创新中心等头部科技企业纷纷布局,为短剧产业提供了强大的底层技术支撑和广阔的流量分发平台。

人才资源丰富:54所高校为影视制作源源不断地输送着大量的计算机、人工智能、编剧、导演、表演、后期等专业人才。

政策精准对接:近年来,南京围绕着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通过出台政策、设立基金、举办大赛等手段,为创作者和企业提供坚实支撑。

IMG_263

05

数字见真章:

南京微短剧正在“弯道超车”

目前,南京已集聚微短剧相关企业近260家,2022-2024年间累计出品微短剧1500余部,营收达40亿元。

百川科技打造的两款短剧APP覆盖110多个国家和地区、日活超20万,海外市场盈利持续增长;

北斗智影AI创作者中心汇聚6000名创作者,以模式创新降低出海门槛,实现规模化收益;

炫佳科技《流浪月球:最后的种子》斩获北京国际电影节奖项,技术创新与市场口碑双丰收。

从IP孵化、拍摄制作到精准分发,南京微短剧产业链日趋完善,花笙书城、百川文化、北斗智影等“链主企业”持续领跑。

IMG_264

当微短剧站上风口

南京用千年文脉讲出新故事

一场属于金陵的“内容革命”

正在悄悄发生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