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艺界

短剧剧组为啥偏爱盐城?“短剧之城” 靠这些留住人

2025-10-21 09:33

文化是城市的根,还得跟着时代长出新枝芽。最近盐城发布开了 “盐城文化新业态” 系列报道,专门讲咱们这儿影视、数字视听这些新领域的发展,看看千年文脉咋写出新故事。

说真的,这阵子盐城影视圈的好消息就没断过 —— 好作品一部接一部,新项目也不停落地,到处都透着热闹劲儿,完全是精品多、活力足的样子。谁能想到,咱盐城现在成了 “短剧之城”,凭着自己的好资源、全配套,还有对好内容的较真劲儿,硬是搭起了自己的光影 “梦工厂”。

IMG_256

先说说最近开机的新剧,10月10号那天,《你是我的不二之选》在新都路 98 号舞台开机了,主演都是纪俊良、李倩这些有实力的年轻演员,讲的是现在大家都关心的相亲事儿,还有都市男女的爱情,听着就有意思。

其实这部剧开机,只是盐城最近影视拍摄热的一个小缩影。从今年4月开始,好多剧组都来咱这儿拍戏了:4月的时候,院线电影《平凡的抉择》在长三角(盐城)数字视听产业基地开机;5月16号更热闹,网络微短剧《今夕何夕》在建湖淮剧小镇开机,同一天,讲盐城人回忆的《盐城往事》也在竹林大饭店开拍,以后咱能在屏幕上看到自己熟悉的地方了;8月16号,院线电影《从前有个书店》去黄尖镇拍了;10月11号,微短剧《探秘者之花语笔记》又在潮间带艺术村开机。

IMG_257

不管是竖屏短剧、横屏中剧,还是网络电影、院线电影,现在最火的影视类型,差不多都选盐城当拍摄地了。就说盐城东大门影视拍摄基地吧,这可是咱盐城文旅的新地标,也是拍影视剧的好地方。它那儿有各种各样的消费场景,建筑风格也特别,文化艺术氛围还浓,好多国内外剧组都被吸引过来了。从世纪新城集团那儿了解到,到现在为止,已经有《人间有味是清欢》《许他万丈光芒》等80多部影视剧主要在这儿拍的。已经上线的作品里,最高的播放量有3.7亿次,破亿的有 3 部,破千万的有9部,还有作品卖到国外,播放量超6800万次,加起来总播放量都过15亿次了!

东大门能这么成熟,全靠盐城对影视产业的长远规划和贴心服务。不管是提前帮剧组对接住宿、场地,还是营造高效专业的拍摄环境,都让剧组能专心搞创作。就像短剧制片人马孟超说的:“在盐城拍戏成本低、效率高,拍摄场景质感还好!”

IMG_258

对剧组来说,成本低、效率高、吃住方便、配套全,就是最理想的拍摄地,而盐城正好满足这些。燕舞(大纵湖)剧工厂的负责人说,他们正在建各种配套设施,就是想让剧组来了啥都不用愁,一站式解决所有需求。现在已经在这儿拍了《海边的归途》《绿茵大男孩:苏超的封神时刻》等好几部作品了。而且燕舞集团还和上海国际短视频中心合作了,《千金女学霸》《盐誓・三世之约》这些短剧项目都会落到这儿。现在盐城 “性价比高” 的口碑传出去了,越来越多好项目都想来。

盐城短剧能起来,可不是碰运气,背后有一套清楚的发展模式:从好IP入手,靠平台合作牵线,最后做成影视作品。就像最近在芒果TV热播的《我在迪拜等你》,就是盐城市委宣传部和红香文化传媒一起做的,还是国内第一部全程在阿联酋拍的短剧。它讲的是中国年轻人在迪拜奋斗的故事,用镜头架起了中阿文化交流的桥,一上线就霸占了芒果 TV 和海外MangoTV的首页首屏,火得很。

IMG_259

要发展 “短剧之城”,关键还得有好 IP。2024年12月,江苏网络文学IP孵化中心在盐城经开区揭牌了,给 “网文重镇” 和 “短剧之城” 的发展加了把劲。这个中心围绕网络文学和影视IP,搞了 “剧有料” 创作计划,已经办了九期活动,吸引了朗朗、意千重、吱吱这些有名的作家、编剧来盐城交流,不光把文学和影视连起来了,还把好多好的网文 IP 带到盐城,做成影视剧。

有了好 IP,还得有平台帮着推广。盐城主动和国内大平台合作,打通作品输出的 “最后一公里”。今年6月,2024年度 “中国网络文学影响力榜” 发布仪式在盐城办了,这可是网文界的大事,也说明盐城在影视和网文领域的吸引力;8月,芒果TV、磨铁娱乐和盐城一起搞了 “新芒・盐途有光” 影视创投周,来了好多一线制片人、编剧和影视公司,大家一起聊创意、采风、路演,最后有8个影视 IP 确定在盐城落地。这些活动不光给盐城带来了项目,还让更多人知道了盐城的影视产业。

IMG_260

当然,好作品最根本的还是内容得正、质量得高。盐城在搞短剧的时候,一直坚持要做精品、传递正能量,不跟风搞低俗剧情。像《长夜渐明》全网热度超3000万,《盖世禁主5天播放量破亿,这些作品都在短时间里讲好故事,还传递积极的价值观。《我在迪拜等你》的制片人王冠说:“我们剧组都是搞传统影视的,大家都觉得必须做精品,不能只追求流量。” 只有这样,作品才能既受欢迎,又有好口碑,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现在盐城短剧产业正从 “多拍” 往 “拍好” 转变,发展势头特别猛,方向也很明确。除了东大门基地,盐城到处的好场景都被挖出来用了:燕舞(大纵湖)剧工厂有民国风情,潮间带艺术村很有先锋范儿,长三角(盐城)数字视听产业基地能提供各种场景,差不多在盐城就能拍遍各种风格的戏,成了不用搭景的 “天然影棚”。

IMG_261

在创作上,走精品化路线的想法很坚定。盐城正在落实《江苏省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要建 “3+N” 数字视听产业体系,打造全产业链生态;还搞了 “轻舟计划”“2025长三角‘微短剧 +’培育计划”,鼓励年轻创作者挖掘盐城的自然风景、非遗文化、特色美食和城市风貌,创作出有盐城特色的好短片,从源头增加好内容。

今年8月10号,首届轻舟计划・短片季 “光影里的城市故事” 盐城篇的终极路演和扬帆之夜在 1956 星剧场办了。12部入选的作品主创上台展示自己的创意和作品,最后《候鸟人》《粉墨》《老爹面子仗》《再见董永》这些讲盐城故事的好作品被看中了。现在这些作品已经拍完进入后期了,11月会在金鸡百花电影节上亮相,让全国观众都看看盐城的故事多精彩。

IMG_262

轻舟计划是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江苏省电影集团和盐城市委宣传部一起办的,燕舞集团出钱支持,这是把城市文化和影视结合的新尝试。一方面能探索电影和旅游的合作,挖电影的文旅价值,让更多人知道盐城;另一方面也给年轻创作者提供了平台,帮他们更快发展。

而且咱盐城本地的影视人也在努力,最近一部讲盐城 “燕舞” 老品牌的年代短剧《回声1980》开始筹备了。这部剧从 80 年代盐城市无线电厂的 “燕舞” 品牌说起,讲那代人在改革大潮里努力打拼、逆风翻盘的故事,想想就很有情怀。

IMG_263

从一部部爆款短剧,到完整的影视产业生态,盐城 “短剧之城” 能起来,是资源、政策、人才和创意一起发力的结果。以后,随着《大宋喵喵志》(这可是国家广电总局重点动画项目)、《我在迪拜等你》这样的好项目落地,盐城肯定能在短剧领域保持领先,让更多 “盐城出品” 的好故事,从咱这东方湿地之都,走向更大的屏幕!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