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区:全面排查风险隐患 筑牢校园食安防线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段睿珺 通讯员 李敬瑞 张海凤
为深入推进全区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全面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切实保障广大师生饮食安全与身体健康,崆峒区市场监管部门周密部署、迅速行动,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2025年秋季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全力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
提前部署谋划 压实责任链条
排查中紧盯秋季开学关键节点,崆峒区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崆峒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发布校园食品安全温馨提示,公示证照齐全的校外托管机构名单,引导师生家长理性选择。联合教育、卫健、公安、城管、烟草等部门共同发布《关于规范全区校园周边商户经营行为的通告》及相关食材禁用慎用清单,分层分类组织开展学校食堂及周边食品从业人员培训考核,督促各类主体诚信规范经营,全面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聚焦关键环节 开展全面检查
全区从教育和市场监管部门抽调40名业务骨干,组建8个联合检查组,采取资料审查与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围绕制度建设、人员管理、原料管控、加工制作、餐饮具消毒、食品留样、“互联网+明厨亮灶”运行及反食品浪费等环节,对全区学校食堂、校外托管机构及校园周边食品经营单位开展拉网式排查。成立由两部门分管领导带队的专项督导组,全程跟踪指导,确保检查工作深入扎实、取得实效。
坚持分类施策 推动精准治理
这次排查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坚持“问题不查清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责任不落实不放过”的原则,对发现问题建立台账、分类施策。能够立即整改的,现场指导完成整改;需要限期整改的,明确整改时限与责任人,实行跟踪督办。市场监管局主要领导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开展随机抽查,现场交办问题,推动隐患动态清零。
这次排查以学校食堂、校外托管机构及周边餐饮单位为重点对象,针对复用餐饮具、淀粉制品、豆制品等重点品种开展专项抽检,及时公布抽检结果,依法处置不合格食品,充分发挥抽检监测的风险预警作用,切实防范源头食品安全风险。
加强宣传引导 营造共治氛围
通过“线上+线下”“集中+分散”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学校及托管机构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员参加培训,同步开展食品安全知识进校园、进课堂等活动,不断提升师生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积极构建社会共治共享的良好格局。
行动开展以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724人(次),共检查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食堂及其承包经营企业、学校大宗食材供应商、校外托管机构(小饭桌)、校园及周边食品经营单位511家,排查处置风险隐患672条,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19份;推动5家单位完成后厨改造,6家实现“气改电”能源升级;立案查处2起,罚款0.78万元,清理下架不合规食品50余种200瓶(袋),没收过期食品278袋;组织开展培训25场次,考核从业人员1079人(次),抽考率和合格率均达到了100%;发布校园食品安全“红黑榜”2期。
下一步,崆峒区市场监管部门将持续强化部门协同,完善校园食品安全责任体系,推动校(园)长负责制和食堂承包经营企业量化分级管理,加大“四不两直”督查力度,推动风险隐患闭环管理,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守护好校园每一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