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巾帼直播e线牵 陇货好物出新彩
每日甘肃网讯 “来自张掖沃野的富硒小麦面粉,筋道十足,蒸馍、擀面都超香!”
“高台本地线椒磨制的辣椒面,香大于辣,拌凉菜、做油泼面绝了,快来尝尝吧……”
镜头前,巾帼主播们熟练展示着特色农产品,张掖市“陇姐优品”巾帼直播间的评论区瞬间热闹起来。这一幕幕生动场景,正是当地巾帼主播为农民丰收喝彩、为优质“甘味”代言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在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浪潮下,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数据成为“新农资”。张掖市各级妇联精准把握电商发展机遇,以“培育巾帼直播队伍、搭建产销对接平台、打响地域特色品牌”为抓手,精准筛选兼具品质与文化价值的农产品和非遗好物,构建起“云端产销桥”,让张掖特色产品借势出圈,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她力量”。
“她甄选”推荐陇货好物,赋能乡村促增收
鲜脆欲滴的临泽小枣果肉紧实、甜润回甘,民乐手工粉条纯粮精制、爽滑劲道,裕固族绣片精致独特、寓意深远……一件件产品兼具地域特色与文化底蕴,承载着张掖的风土人情与匠心传承,成为巾帼主播直播间里的“吸睛利器”。丰收节专场直播中,张掖市妇联组织巾帼主播走进直播间,精心选品并用亲切生动的“她声音”向全国网友推介张掖特色产品。
为实现“好货出张掖”,市妇联建立“县区推荐+专业评审+市场调研”的选品机制,精准筛选70余种“甘味”农产品与280余款非遗手工艺品,农产品聚焦“地域特色+品质优势”,涵盖小飞天牛奶、高台线椒、民乐紫皮蒜、肃南牛羊肉等县区拳头产品,非遗好物精选突出“文化传承+实用价值”,手工刺绣、民族服饰、传统编织等手工艺品,通过“农品推介+才艺展示+助农故事分享”模式,邀请巾帼主播与非遗手工艺人同台互动,既通过现场烹饪、群众品鉴等环节直观展现农产品优势,又以技艺展演、文化解读让网友沉浸式感受张掖乡土文化魅力,实现“带货”与“传艺”双向赋能。
“她力量”构建直播矩阵,提质增效拓市场
“以前守着线下门店销量不稳定,近几年参加妇联组织的直播培训后,学会了产品展示、粉丝运营技巧,我们民乐紫皮蒜、银河粉条的线上销量涨了不少呢!”民乐县巾帼主播王英的感慨,道出了众多参训妇女的心声。
为破解巾帼主播“本领恐慌”,市妇联通过“专业培训+实操演练+复盘点评”培育模式,打造六通电子商务、和民乐、丰登高台、乡村小杨嫂等30余家巾帼电商平台,培育王英、杨玉兰、杜雪娟等巾帼直播达人120余名,其中“乡村小杨嫂”等主播粉丝量突破17万人,帮助广大妇女群众系统掌握直播技能、提升带货实战能力。在此基础上,创新构建“1+1+5”直播矩阵,成立市县区直播行业妇联和村播妇联联盟,覆盖全市69个村级直播点位的112名女村播,市、县(区)妇联主席化身“首席推荐官”,企业负责人、农业专家全程助力,形成上下贯通、同步联动的直播格局,让巾帼主播从“单兵作战”迈向“团队攻坚”。
“她经济”激活产业动能,陇货优品销全国
各级妇联抢抓丰收节、传统节庆等重要节点,将直播间搬进田间地头、产业基地,打造“场景化直播”新模式,让消费者直观感受农产品的新鲜品质。“家人们看,这是我们的沙漠甜蟹,肉质鲜甜、性价比超高,现在下单享受产地直邮优惠!”巾帼主播杨玉兰在养殖基地现场推介,实时展示产品品质,引发网友抢购热潮。
今年以来,全市已开展“陇姐带甘味”系列专场直播30余场次,线上销售额达620多万元,线下联动销售70多万元。其中,腊八专场直播观看人数达8.6万人次,销售额突破10万元,小飞天牛奶2小时售出529单;小年牛羊肉专场销量达228万元,订单覆盖安徽、上海、浙江等地。“陇姐优品”品牌知名度持续提升,帮助更多优质农产品通过云端走出张掖、走向全国,“她经济”正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从“满天星”到“一团火”,张掖市妇联助力巾帼主播用镜头讲述张掖故事、分享张掖非遗和特色美食,让张掖的美通过镜头和巾帼直播间“飞”向更广阔的市场。(张掖市融媒体中心供稿)
欢迎全省各地的通讯员踊跃投稿:mrgst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