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甘肃文化

在前门,“一街吃遍中国”

2025-10-29 09:51
原标题:在前门,“一街吃遍中国”

10月23日,北京前门大街,虽是工作日,依旧游人如织,比往年更早到来的冷空气也难挡烤肉的焦香与方言的热情。首届“前门·中华美食荟”自9月底开幕以来,汇聚了全国40余家省区市驻京办事处、驻京联络处的特色美食,在古老的前门大街掀起一场为期一个月的美食盛宴。

置身现场,143个美食档口沿街铺展,仿佛构筑起一座露天的中华美食博览馆。甘肃驻京办飞天大厦的浆水酸奶成为这个秋日的“爆款”,社交媒体上“种草帖”无数。湖南驻京办摊位前,刚出锅的臭豆腐吸引来长长一列皱着鼻头求购的食客队伍。福建驻京办摊位前则别有一番风景——游客们屏息凝神,正观摩一场“非遗技艺”的现场演绎:制作顺昌灌蛋的师傅气定神闲,手持空运而来的麻鸭蛋,用筷子在蛋黄上精准破壁,再将秘制馅料徐徐灌入。出锅的灌蛋浑圆饱满,轻咬一口,蛋香、肉香与菌菇鲜层次分明,从福建远道而来的风味在舌尖迸发。

据了解,本次活动的最大亮点是深度整合了全国各省区市驻京办事处的优质资源,真正实现“一街吃遍中国”。各个摊位主打的,便是“原汁原味”。

在内蒙古自治区驻京办摊位,李师傅一边翻动着手中的羊肉串,一边道出美味的秘密:“人是从乌兰察布来的,羊肉是从锡林郭勒来的,保证地道。”话语中透着对家乡味道的自豪。摊位的单经理则道出了更深层的期待:“这个摊位是我们内蒙古自治区的一张名片,希望借助这次美食节,让更多人看到内蒙古,来内蒙古玩,品尝美食。”

美食节不仅是味蕾的盛宴,更承载着浓浓的乡愁与意外的邂逅。一位四川老乡在品尝完老川办的冷吃兔后感慨:“工作太忙,一年也回不了几次家,真没想到在这能吃到正宗的家乡味道。”来自贵州的游客门女士本是为游览前门而来,却意外遇上了家乡美食。“之前不了解有这个活动,有点好奇尝试了一下家乡的羊肉粉,和在贵州吃到的是一个味儿。”她说。这种不期而遇的家乡味道,为她的北京之行增添了别样惊喜。

这场深度融合地方风味、文化展演与文旅推介的活动,旨在打造一场高品质、广参与、促消费的文化盛宴,也成为北京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激活夜间经济与丰富消费场景的一次生动实践。

夜幕降临,前门大街依然热闹非凡。国庆期间,每到傍晚便有民谣献唱与民族文艺表演,引得游人纷纷驻足、载歌载舞。而平日持续至晚上10点的营业时间,更是为上班族留出了一扇温暖的门。“搁以前工作日晚上,哪有心思专门跑前门来。”刚下班的张女士说着,带着孩子再次排进吉林驻京办锅包肉的队伍里,“真没想到这个点儿还有这么多人,这次‘驻京办’的风也是刮到了我家。”

不少工作人员感受到消费者的浓浓热情。几个烤串摊位尤其火热,巨大的需求量使得每个摊位需五、六位师傅同时操作才能应对。摊位负责人透露,为保证供应,后方不得不紧急调货,才能勉强跟上前方的售卖速度。

无论是想找回家乡味道的游子,还是想一站式尝遍全国风味的食客,都在这里找到了心头好。从川菜的麻辣鲜香到粤菜的清淡鲜美,从西北的面食到江南的点心,琳琅满目的美食满足了味蕾期待,更成为促进消费、传播文化的纽带。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