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新时代公共管理创新与发展论坛在甘肃政法大学举办 共探治理现代化新路径
开幕式现场
每日甘肃网兰州讯(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张春燕)金城秋浓,思想激荡。11月1日,第五届新时代公共管理创新与发展论坛在甘肃政法大学举办。本次论坛由甘肃政法大学、甘肃省管理学会主办,公共管理学院承办,上海哲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支持,以“新征程中的公共治理现代化:创新、协同与韧性”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科研机构及实务部门的专家学者、师生代表齐聚金城兰州,共话公共管理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
开幕式上,甘肃政法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史玉成在致辞中表示,学校作为西部法治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始终通过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与社会服务回应时代关切。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公共管理学科面临数智转型、服务提质等多重机遇与挑战,本届论坛为集聚智慧探讨治理路径搭建了重要平台,期待以论坛为纽带推动思想交融,为公共管理事业注入新动能。
甘肃省管理学会会长包国宪在致辞中肯定了论坛四年来的发展成果,称其已成为西北地区公共管理学术交流的前沿阵地。他结合甘肃发展实际,强调公共管理学者应立足省情,聚焦营商环境优化、乡村振兴等地方治理热点,将学术研究扎根实践沃土,为甘肃现代化建设贡献公管智慧。
开幕式由甘肃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彭煜然主持。
开幕式现场
作为本次论坛的承办方,甘肃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徐毅成也介绍了学院的相关情况。他表示,近年来,学院推动公共管理学科与法学等优势学科交叉融合,形成了“基层治理”“社会保障”“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等特色研究方向。同时,学院持续优化人才培养体系,与地方政府、实务部门共建实践基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一批批优秀学子成长为服务西部、奉献基层的骨干力量,学院将以本次论坛为契机,深化与各方合作,培养更多复合型治理人才。
在随后进行的主旨报告环节,4位知名学者围绕公共管理前沿理论与实践展开深入探讨。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童星教授以《公共管理学科的演进与趋势——一个交叉学科的诞生》为题,梳理了学科发展脉络,剖析了交叉融合的核心逻辑;北京师范大学章文光教授聚焦《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城乡融合发展创新》,提出城乡融合的实践路径;云南大学邓崧教授以《数字帕金森:数字治理中的组织冗余再生产》为主题,揭示了数字治理中的潜在问题;广西师范大学周超教授通过《棘手问题情境下的适应性治理:C市反走私的政策势能与地方调适》的报告,分享了基层治理的鲜活经验。专家们的报告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意义,引发全场共鸣。
颁发主旨报告发言证书
接下来的院长报告环节,来自省内多所高校的管理学院负责人分享了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探索成果。兰州大学保海旭教授介绍了该校公共管理学科的建设经验;西北师范大学孙健教授围绕公共管理类学科课程思政建设提出思考,该校董青教授则探讨了新文科背景下人才培养创新;兰州财经大学韩作珍教授分享了“知行融合”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西北民族大学谢宗棠教授则分析了MPA教育的现状与挑战。报告内容务实具体,为兄弟院校交流合作提供了宝贵借鉴。
颁发院长报告发言证书
下午,三场平行论坛同步举行,分别聚焦“政府治理创新与现代化范式转型”“数字赋能与智慧治理的前沿实践”“绿色发展与区域协同治理”三大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与研究生代表展开热烈研讨。在各论坛中,发言人结合案例深入剖析,评议人精准点评,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平行论坛现场
据了解,“新时代公共管理创新与发展论坛”自2019年创立以来,始终以“秉持公管情怀,凝聚公管视角,关照公管实践”为宗旨,已成功举办四届,逐渐成为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公共管理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在推动学术研究与治理实践融合、服务地方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届论坛的举办,进一步深化了公管学界的交流合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公共治理现代化贡献了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