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甘肃文化

短剧《山河家书》亮相永定河微短剧产业合作大会暨重大主题题材微短剧研讨会

2025-11-02 09:59 作者: 作者:董兆瑞

10月31日,永定河微短剧产业合作大会暨重大主题题材微短剧研讨会上,一部由计算视听技术制作的短剧——《山河家书》首次亮相。这部三分钟的作品片段, 通过算法复原革命史料的尝试,引发业内关注。

IMG_256

画面中,赵一曼的信件、陈怀民的日记被一行行文字“读”了出来,人物神态、语气、光影皆具真实质感。据主创团队介绍,《山河家书》的生成与渲染全部在门头沟京西智谷算力基座完成。AI根据史料建模生成人物,环境光影由算法复刻,剧本文案则由创作者与AIGC协同完成。影片几乎未采用实景拍摄,实现了从文字档案到数字影像的完整转化。“我们希望观众看到的不只是历史,而是家书背后的情感。”《山河家书》主创团队有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门头沟区持续推动文化数字化进程,依托中关村(京西)人工智能科技园和京西智谷算力基座,积极探索计算视听技术在文化创作领域的应用,《山河家书》便是其中的代表性项目。“除正在建设“AI+微短剧”创作空间外,还将引入后期制作、虚拟拍摄与算法研发企业,逐步形成从策划、制作到传播的全链条创新体系。”门头沟区有关负责人表示。

大会同期还发布多项产业合作成果。央视网发布“中国正能量微短剧共创计划”,北京市广播电视局推出“网络微短剧‘首亮微光’2.0扶持计划”,为原创与技术融合项目提供资金与资源支持。门头沟区、北京广播电视台、红果短剧联合发起“永定河畔微短剧共创计划”,开放历史素材库与IP资源,携手打造“京西燃剧”品牌,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

IMG_257

门头沟区有关负责人表示,“京西福地门头沟”通过微短剧创作全流程应用,为区域计算视听产业搭建应用场景试验场,推动文生视频大模型产业化;通过“筑巢引凤”,吸引优质微短剧企业、创作人才与重点项目集聚,打造具有影响力的“京西微短剧创作高地”;通过重大主题微短剧将文化、生态资源转化为“京西燃剧”IP,助力打造“计算视听+文化创作”集群,实现“内容出圈”带动产业落地,依托“京西智谷”“央视界”为区域产业转型注入文化创新新动能。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