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智造“硬核起飞”——波音737-800全比例消防应急演练机模型诞生记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段睿珺
10月28日晚,随着一声汽笛长鸣,一架由甘肃泓盛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甘肃泓盛达”)为国内某机场量身打造的波音737-800全比例消防应急演练机模型,缓缓驶出厂区,即将交付用于该机场的消防应急演练。
这架重78吨的“庞然大物”,不仅是甘肃泓盛达首次涉足大型异形精密装备制造的标志性成果,更成为平凉市推进“强工业”行动、提升装备制造产业水平的一次实战检验。
跨界攻坚:从停车库到飞机模型的突破
作为一家深耕智能立体停车库及停车场全产业链装备制造的企业,甘肃泓盛达在机械加工、激光切割、焊接、表面处理等核心工艺上积淀深厚,配备国际知名品牌精密设备172台套。然而,当接到按波音737-800机型1:1还原的消防演练机模型订单时,39米机身、35米翼展的体量,以及严苛的尺寸公差与曲面成型要求,让团队面临前所未有的跨界挑战。
“这是我们首次挑战如此高难度的异形精密装备制造,各项标准均远超以往。”甘肃泓盛达副总经理苏明岐回忆道。接到任务后,企业迅速组建专项技术团队,对照波音官方技术手册反复打磨设计方案,核心工艺经过数十次论证修改,图纸数易其稿。3个月里,技术团队办公室的灯常常亮至凌晨,从材料性能测试到结构力学分析,逐项攻克技术瓶颈,凭借扎实的制造功底实现了跨界突破。
精雕蒙皮:毫米级精度的曲面攻坚
机身蒙皮的加工精度,是模型“以假乱真”的核心。39米长的机体上,机头与机尾复杂的曲率变化,如同给金属“穿衣”般极具挑战,热镀锌钢板的平整度与曲面贴合度直接决定最终视觉效果。“早期因材料厚度选择不当,蒙皮出现褶皱,我们当即停工调整。”技术人员崔似平说。团队连夜更换适配材料,创新采用“分片拼接+逐点校准”工艺,每铺设一片蒙皮都用激光测距仪反复校验。
为追求极致精度,团队将三维零件转化为二维图纸后,通过激光切割实现“零误差”下料;关键部位则由拥有20年经验的老师傅,用传统样板与划线工具反复校验。舷窗间距、机翼角度等细节,都要经过“数据与手感”的双重确认。“一片蒙皮可能要反复调整几十次,蹲在车间校准一整天是常态。”崔似平坦言,正是这份对毫米级精度的执着,让模型最终呈现出与真机高度一致的外观质感。
刚柔并济:耐火与颜值的双重淬炼
作为消防演练专用模型,耐火性能与外观精度同等重要。团队在材料选择上反复试验,构建起兼具稳固性与耐火性的“钢筋铁骨”:主体采用高强度钢架焊接,保障结构抗冲击能力;蒙皮选用不低于3毫米的热镀锌钢板,火点区域专门加厚至5毫米,并涂刷三层高耐温防火涂料;内饰全部采用阻燃材料,确保能承受反复高温演练考验。
“既要扛住烈火灼烧,又要保持真机般的外观质感,每一项选择都需精准权衡。”苏明岐介绍。制造过程中,技术团队完成20余次工艺优化,喷漆班组反复调试参数,通过多层喷涂工艺实现接近真机的金属光泽。100多个日夜的攻坚中,一线工人与技术人员紧密协作,从蒙皮贴合到细节校准,从防火处理到外观喷涂,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把控,最终打造出兼具外观精度与耐火性能的高仿真模型。
这架“平凉造”飞机模型的顺利交付,不仅填补了平凉在大型异形精密装备制造领域的空白,更彰显了平凉装备制造业在“强工业”征程中的硬核实力。甘肃泓盛达董事长梁杰表示,将以此次跨界突破为契机,持续深耕装备制造主业,以技术创新赋能产业升级,为平凉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