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传媒

当“蜗牛”进课堂后……

2024-05-21 22:04 来源: 兰州晨报

原标题:当“蜗牛”进课堂后……

寻蜗探秘生态课。

蜗牛工艺作品。

中国甘肃网5月20日讯 据兰州晨报报道 蜗牛喜欢吃什么?蜗牛爱生活在什么地方?近日,在兰州水车园小学银河分校各年级课堂中,寻蜗探秘生态课程让同学们颇感兴趣,在研究蜗牛中,学会制作统计图、积累了蜗牛主题的诗歌、扮演蜗牛的英文情景对话练了口语表达,同学们在触摸自然、感知生命中品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美。

A“蜗牛”进课堂 学习新知识

活动中,“与蜗相遇 寻蜗探秘”生态教育课程在二年级火热开展。蜗牛喜欢吃什么呢?如果你为蜗牛准备食物,你想多准备哪种食物,为什么?带着这些疑问,同学们认真观察了蜗牛的生活习性,记录蜗牛喜欢的食物种类,并绘制成了图文并茂的条形图、折线图等统计图。通过这一活动,同学们不仅掌握了统计图的基本概念和绘制方法,还培养了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语文课上,老师选取了一系列与蜗牛相关的绘本故事作为教学材料。同学们通过朗读、讨论和角色扮演等形式,深入了解了蜗牛的生活环境和生命过程。课后,同学们绘制出了一本本生动有趣的蜗牛绘本,收集了有关蜗牛的诗歌,集成一册,并进行了分享交流。绘本内容丰富多彩,既有对蜗牛生活的详细描述,也有对蜗牛生活故事的趣味演绎。这些绘本不仅展现了学生们的创意才华,也传递了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

B 多学科融合生态教育 提升学生环保意识

“小蜗牛也会讲英语了!”英语课上,老师们引导孩子们观察蜗牛,让他们用英语描述蜗牛的外貌、行为和生态环境。孩子们充满好奇,纷纷围绕蜗牛展开讨论,并化身为一只小蜗牛,积极用新学的英语词汇和句式来交流。课后,孩子们动手绘制蜗牛绘本,用简单的英文句子描述蜗牛的生活,以小蜗牛的身份和他人对话,并配以生动的插图,使得整个绘本既有趣又富有教育意义。校园里,同学们正在寻找蜗牛的足迹。操场上,科学老师通过实验和观察活动,让学生们亲身感受蜗牛的生理特点和生态价值。

活动中,同学们分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观察蜗牛的壳形、触角和移动方式,并记录实验数据。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美术课上,一群充满想象的孩子伏着身影,用稚嫩的小手,捏出他们心中的蜗牛形象,在长长的画卷上,孩子们尽情舞动着画笔,展示着自己的绘画才艺,大家别出心裁,用神奇的画笔勾勒出心中最美的蜗牛。婉转悠扬的歌声在校园回荡,音乐声和欢笑声此起彼伏,二年级的同学们正在表演歌曲《蜗牛》,他们那清脆的歌声仿佛带着温暖的气息,唱出对蜗牛的喜爱,让人仿佛置身于山花烂漫的山林之中。艺术的气息弥漫整个校园,处处呈现着生态化教育生根、发芽的美好!

亲近自然,感受自然,阅享自然。同学们在校园里尽情投入生态环境的怀抱,通过多学科、多活动的方式,积极开展生态教育活动,在知行合一中,不断提升小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引导学生树立生态环保意识,感受生态阅读的魅力,感悟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让学生真正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部分,成为人类生态家园的实践者、推动者。

  文/图 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 裴强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