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磅原创

用“金融之笔”描绘县域发展新图景——邮储银行定点帮扶武山县走笔

2025-08-30 11:19 来源: 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用“金融之笔”描绘县域发展新图景

——邮储银行定点帮扶武山县走笔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曹立萍

武山县,是位于甘肃东南部渭水河畔的一个小县城。2024年,邮储银行定点帮扶武山县。自此,这座西北小城和这家国字号的“大银行”结下不解之缘,一场跨越山海的情谊开始在这里生根发芽。

一年多来,邮储银行围绕武山县情实际和发展需求,聚焦产业发展、金融支持、招商引资等重点领域,挖掘帮扶资源、拓展帮扶渠道、创新帮扶模式,推动定点帮扶工作走深走实,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2024年,邮储银行在武山县谋划实施农业基础设施改造提升、扶持村集体经济壮大发展、乡村基础设施完善和人才就业培训等方面帮扶项目共8个,总投资共计700万元。

强工业,夯实县域发展基础

县域经济要发展,离不开工业。

位于县城东部的武山县工业集中区,下辖城关工业制造产业园、渭川农畜产品加工产业园、鸳鸯马力新型建材产业园三个产业功能片区。

经过多年发展,武山工业集中区从一块空地,逐步形成了以农畜产品加工、新型建材、轻工制造为主导,以商贸服务业为配套的产业体系,初具规模效应,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4年,武山工业集中区被评为省级开发区,是邮储银行的帮扶和支持发挥了关键性作用。”武山工业集中区管委会主任康亮亮说。

康亮亮告诉记者,污水处理厂是工业集中区的基础配套设施。然而,武山工业集中区配套建设的污水处理厂,一度因为资金不足无法正常投运,这给工业园区招引企业进驻带来极大困难。

怎么办?康亮亮考虑再三,向邮储银行定点帮扶干部、武山县副县长麦国泉汇报了工业集中区建设面临的资金困难。

“了解情况后,我立即向总行提出资金申请。总行在充分讨论后,从年度帮扶资金预算中,紧急拨付300万元,用于购买污水处理设备。”麦国泉说。

在邮储银行的资金支持下,武山县工业集中区污水处理厂在今年2月正式建成投运,对城关园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进行集中处理,日处理规模达1000立方米,年处理能力36.5万立方米。

随着污水处理厂的建成投运,当地招引工业企业入驻园区的基础条件大幅提升,园区的工业集聚效应也进一步凸显。

据悉,年产3000吨乳粉、山野菜加工、蔬菜产地物流园、菜大师中央厨房等重点产业项目已陆续在园区落地投产。

截至目前,武山县工业集中区工业企业达34家,商贸及其他企业27家,新建企业6家。今年1—7月,武山县工业集中区实现工业产值8.61亿元,同比增速47.56%。

兴产业,拓宽农户增收渠道

走进武山县滩歌镇黑池殿村,目之所及,一座座现代化温室大棚鳞次栉比,宽阔的产业路四通八达,展现出一幅农业产业蓬勃发展的新图景。

滩歌镇镇长徐新宇告诉记者,滩歌镇黑池殿村有127座冬暖大棚,占地约120亩。前些年,因为当地劳动力进城务工、蔬菜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农民种植大棚积极性不高,大部分冬暖大棚都处于闲置状态。

如何把这些冬暖大棚用起来?

麦国泉了解情况后,提出采用“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和“乡镇自筹资金+定点帮扶资金”的出资模式,对温室大棚设施进行改造,交由村集体重新运营。

经过多方论证,这一提议得到邮储银行总行的支持。不久后,邮储银行就投入了200万元资金对黑池殿村原有的25座夯土式单边冬暖大棚进行改建,配备自动卷帘、水肥一体化滴灌等现代农业设施,打造成为智能化控温冬暖大棚。

项目建成后,为带动村民积极承包种植冬暖大棚,滩歌镇黑池殿村集体率先试种了4座西红柿大棚。当年西红柿亩产达到6500斤,亩产值达到4.5万元以上,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在村集体的带动下,黑池殿村村民马志同成为第一批主动承包大棚的农户。“以前在外面跑车,又危险又累,现在就在家门口,务自己的大棚,还能赚到钱。好得很!”马志同说,今年自己承包的两个棚的网纹瓜品质都不错,卖了6万多元。等第二批大棚改造好了,还要多租几个棚。

为解决村民的后顾之忧,邮储银行还积极联系对接果蔬销售龙头企业,承接订单式种植生产。2024年底,黑池殿村村集体通过种植和经营大棚共计收入23万元。

产业振兴,群众满意。

邮储银行从产业振兴发展入手,将帮扶工作与当地产业发展所需相结合,提升产业基础设施,拓展群众增收渠道,有力助推当地产业发展。

“目前,我们正在以滩歌镇黑池殿村为中心,将蔬菜大棚与周边的文旅资源串点成线,打造集油菜观光、原料供给、田园体验、休闲度假等特色产业为一体的滩歌镇黑池殿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园。”麦国泉说。

促振兴,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要致富,先修路。一条条美丽的农村公路,串起千家万户,既是村民的出行路,也是增收致富路。

在武山县,榆盘镇鲁班村至四湾村,沿线旅游资源、耕地资源丰富。然而,由于资金不足,这条产业路迟迟未硬化,不仅影响了群众出行和农业生产生活,也制约着当地通过发掘旅游资源实现乡村振兴的步伐。

邮储银行资金支持的榆盘镇鲁班村至四湾村硬化路。

“以前一到雨季,这条路泥泞不堪,车进不去,四湾村村民们种的藜麦等农作物也运不出来,更别提发展旅游了。”榆盘镇党委书记杨春巧告诉记者。

为帮助当地群众解决出行和产业发展难题,去年9月,邮储银行投入160万元,对榆盘镇鲁班村至四湾村产业路进行硬化。同年10月,这条长3.5公里、宽6米的产业路正式建成。

“路修好了,全镇通村道路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极大地方便群众安全出行。同时,这条路将榆盘镇境内的鲁班山、水帘洞、光明寺、新雪寺等资源串联起来,为我们发展旅游产业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杨春巧说。

路通了,村子也更美了。

走进武山县杨河镇刘强村,村道干净整洁,家家户户门前鲜花盛开,流水潺潺,一幅美丽乡村画卷展现眼前。

“前几年,村道窄小,车进不去,出不来。门前的河道连护栏都没有。”刘强村党支部书记钟国旭说,如今在邮储银行资金帮扶下,刘强村不仅车道宽了,还种上了花,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提升。今年夏天更是吸引了不少周边游客来游玩避暑,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不仅如此,邮储银行还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在农产品销售、金融贷款等方面给予武山县大力支持。

邮储银行联合深圳报业集团签订武山县苹果销售意向协议,打造专属于武山县的帮扶品牌“山上邮礼”,广泛推介武山县花牛苹果等农特产品,带动更多优质农特产品“进城出圈”。同时,积极对接邮储银行在全国12个省级分行,通过“组团式”消费帮扶,拓展武山县农产品销售渠道。截至目前,邮储银行通过邮政分销平台销售武山县蔬菜、杂粮、粉条、樱桃、金丝皇菊、食用油等农特产30余类1500余万元。

今年5月,由邮储银行深圳分行出资24.8万元赞助,深圳万担粮农业有限公司策划,助力武山县作为唯一一个以县区为单位的参展方,成功亮相第21届深圳文博会。

邮储银行以惠农合作项目为抓手,围绕蔬菜、水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创新推出“乡村振兴产业贷款”,大力支持当地特色产业发展。一年多来,累计投放贷款3.27亿元,有效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致富。

…………

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

一年多来,邮储银行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聚焦“五大振兴”,助力产业升级、民生改善、农户增收,坚持以“产业+消费+金融”提高帮扶实效,有力推动武山县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