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育一成珍馐
品牌就是生产力,地理标志是地域特色产品的“金字招牌”。
不久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第640号公告,榆中菜花、榆中大白菜、榆中莲花菜、皋兰旱砂西瓜、皋兰红砂洋芋、皋兰禾尚头小麦、安宁白凤桃、兰州冬果梨、永登七山羊9件农产品成功转化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这是兰州市继兰州百合、苦水玫瑰之后再度新添的“国字号”金字招牌,不仅是对兰州特色农产品品质的充分肯定,同时标志着兰州市在地理标志品牌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也为兰州特色农产品走向全国、走出国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处黄河上游的兰州,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显著,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生态环境优越,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孕育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农产品。这里的农产品口味甘甜,特色优势明显,成为本地农业产业中一张亮丽的特色名片。
一直以来,榆中菜花、皋兰禾尚头小麦、安宁白凤桃等兰州特色农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此次获批国家级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对于兰州市因地制宜培育发展特色农产品,促进农产品产销精准衔接,尽快形成线上线下布局,拓展国内国际市场体系,推动高品质农产品绿色供给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更加值得期待的是,此次兰州冬果梨等9件农产品成功转化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有利于兰州市把“土特产”品牌的“土味”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为农业以及相关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的动能。
日前举行的第二十四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上,兰州高原夏菜、兰州百合、苦水玫瑰系列产品、七山羊肉、小杂粮、白兰瓜等兰州特色农产品,凭借优良的品种、独特的风味和可靠的品质,吸引众多市民争相品尝,采购商驻足洽谈。
对此,兰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坦言,此次长春农博会这一国家级农业展会平台不仅让当地消费者近距离体验了兰州特色农产品,感受了“甘味”农产品的独特魅力。同时,全面客观展现了兰州特色农业的多样性与优质化发展成果,有效助力兰州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让原本“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兰州优质农产品“飞入寻常百姓家”。
而这背后,是兰州市在系统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工作过程中不懈努力的结果。2022年8月,兰州市获批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市试点城市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在全省率先建立“局市会商”机制,制定强市建设年度推进落实措施,挂图作战,倒排工期,确保了试点城市创建工作各项任务指标的高质量完成。2024年11月,兰州市获批国家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试点城市。
近年来,兰州市以知识产权强市建设为统领,把知识产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创新活力的核心要素和关键支撑,统筹谋划、扎实推进,全市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在加快地理标志培育进程中,兰州市组织推荐具有代表性的地理标志产品参加第九届丝博会、甘肃省地理标志产品展示推广(北京)活动,扎实推进商标品牌建设。
今年上半年,兰州市商标申请量5897件,注册量3152件,有效注册量76076件,同比增长6.61%。现有中国驰名商标17件。截至目前,兰州市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2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6个,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使用企业80家。
据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兰州已成为全省知识产权保护试点示范新高地,知识产权成了赋能特色产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引擎。目前,全市正持续加大商标品牌培育力度,推动产品品牌、产业品牌、集群品牌和区域品牌建设,推动兰州商标品牌的影响力与美誉度不断提升,迈向更加广阔的发展舞台。(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万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