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毫升的“生命火种”!通渭医生李昌斌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
145毫升的“生命火种”!通渭医生李昌斌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
新定西·定西日报记者 魏姣
8月29日上午8时,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里,通渭县中医院急诊科医生李昌斌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血液通过导管缓缓流入血细胞分离机,四个小时后,145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采集完成——这份带着体温和祝福的“生命种子”将立马启程,为一位素不相识的患者带去希望。
“作为医生,救死扶伤是天职;作为普通人,能帮到别人,就是最幸福的事。”采集过程中,李昌斌看着循环的血液平静地说。这一刻,他成为通渭县首例、定西市第5例、甘肃省第7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这场生命接力的种子早在2019年就已埋下。当时正在献血的李昌斌听到工作人员介绍:“只需捐献造血干细胞,就能为白血病患者带来重生希望,且对捐献者影响极小。”他当即登记加入中华骨髓库。“急诊科工作让我见过太多因资源匮乏而陷入绝境的患者,每一份捐献都可能成为救命稻草。”
2025年6月,当红十字会通知他与患者初配成功时,李昌斌不假思索地回答:“全力配合,义不容辞!”作为医务工作者,他比常人更清楚“配型成功概率不足万分之一”的珍贵。
面对家人的担忧,他用专业知识耐心解释,给妻子看权威资料,一一解释“捐献造血干细胞对身体无长期伤害”,家人从“犹豫”转向“支持”。
从初筛配型到全面体检,再到最终采集,省、市、县三级红十字会全程协调推进,每一个环节都严谨有序,也给了李昌斌和家人最大的安心。
今年31岁的李昌斌多次荣获“优秀先进工作者”称号,始终践行“分秒必争,生命至上”的急诊信念。定西市红十字会党组成员、秘书长田果说:“李医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这份奉献精神将激励更多人关注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