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乡:爱心助残传递温暖
清晨,49岁的孟庆娥拿着登记表穿梭在苏孟社区大街小巷,了解并记录残疾人需求。这是她担任东乡县河滩镇苏孟社区爱心助残员的第八个年头。八年来,类似这样的走访不计其数。
苏孟社区下辖9个村民小组,共有持证残疾人175名,其中重度残疾人80人、三级49人、四级46人。从走家串户宣传助残政策、登记残疾人需求,到协助办理残疾证、组织康复活动,再到检查社区无障碍设施维护、协调解决生活难题等,孟庆娥的工作细致而全面。
“快进来坐。”刚一进门,苏如娃老人便热情相迎,拿出小凳子让孟庆娥坐了下来,又轻声唤着儿子:“启武,快过来!”苏启武慢慢挪到身边坐下。
“启武,最近状态怎么样?药按时吃着没?”对于患有智力障碍的苏启武,孟庆娥总是用温声细语,想方设法打开他的话匣子。“如果有任何困难,一定要联系我。”临别之际,孟庆娥叮嘱着苏启武。
在东乡县,像孟庆娥这样活跃在一线的助残工作者有220余名。多年来,他们用脚步丈量着民情,用爱心传递着温暖,把政府的助残政策和温暖送到残疾人身边。
自己淋过雨,更想为别人撑伞。孟庆娥自身是三级残疾,母亲是二级残疾、行动不便,这让她更懂残疾人的所思所想。每天忙完社区工作,她还要赶回家照顾89岁的母亲,在她的细心操持下,家里被打理得井井有条。即便忙碌,她仍坚持抽空练习书法,家中墙上挂满了她的书法作品。
“我将坚守在助残一线,用爱和汗水为残疾人撑起一片美好的蓝天。”孟庆娥坚定地说。
近年来,东乡县深入推进“结对帮扶 爱心甘肃”工程,聚焦“一老一小”“一残一困”等特殊困难群体,创新推出体验式慰问、“一户一策”精准帮扶、志愿服务常态化等举措,不断织密织牢爱心帮扶网。
在苏孟社区居民周维忠家,帮扶的成效实实在在。
“今年,周维忠的爷爷反映,他的孙子走路不方便。我们及时入户,对接相关部门为他办理了残疾证,还给他申请了城镇低保。”苏孟社区居民委员会主任周自龙说,社区安排了爱心助残员定期走访,及时帮助残疾人解决困难。
今年,东乡县累计为785名残疾人办理残疾证,发放辅助器具540余件,为1.46万人及时发放了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和困难生活补贴。
“从政策宣传到需求登记,从业务协助到心理疏导,每个爱心助残员都是残疾人的‘贴心人’。”东乡县残联负责人马辉介绍,为确保帮扶精准高效,东乡县还建立了残疾人信息动态管理系统,实时更新全县持证残疾人的需求与帮扶情况,实现“需求早发现、问题早解决”。
截至目前,东乡县已构建起“县级统筹、乡镇落实、村社服务”的三级助残帮扶网络,累计结对帮扶残疾人家庭2659户。今年,全县开展残疾群体结对帮扶交流4966次,走访探视3869次,落实各类政策1157条,帮助解决困难475件,帮办实事489件,发放各类资助17.7万元。(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 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