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磅原创

从“菜篮子”到“金饭碗”——华亭市小蔬菜“链”出大产业

2025-09-09 08:57 来源: 平凉日报

从“菜篮子”到“金饭碗”

——华亭市小蔬菜“链”出大产业

□记者 王亚红

今年以来,华亭市立足资源禀赋,以“强龙头、延链条、聚集群”为发展路径,通过政策撬动、科技赋能、全链打造和联农带农等创新举措,推动蔬菜产业从传统种植迈向现代化全产业链,成为撬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金色杠杆”。

初秋时节,华亭大地的暑气尚未完全褪去,丰收的喜悦却已在田间地头悄然蔓延。走进东华镇、安口镇、西华镇的一座座蔬菜大棚,暖意与果香扑面而来:饱满紧实的辣椒缀满枝头,个头圆润的西红柿压弯藤蔓,果皮泛着诱人的光泽。菜农们穿梭其间,娴熟地采收着成熟的果实。

“今年我村种植蔬菜大棚35座,主要以黄瓜、西红柿为主,棚产超过1万斤,预计村集体收入达到30万元,解决劳动力就业25人,人均增收2万元以上。”东华镇裕光村党支部书记吴小平说。

在黎明川蔬菜交易市场与冷链物流园,工人们正忙着将新鲜采摘的蔬菜进行标准化分拣、预冷包装、装车,一派繁忙景象。

今年以来,华亭市创新“订单农业”模式,与山东寿光、宁夏固原等地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实现产销无缝对接。实行的“公司+基地+农户”的合作方式,不仅保障了农产品销售,降低了种植风险,更推动了蔬菜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宁夏泾丰源生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林军介绍,当前正值蔬菜盛产高峰期,公司紧盯“订单快、基地稳,销售畅”的三大产销模式,实现高产高销运转。每日根据市场订单回收情况,精准采收西红柿3万斤、辣椒4万斤,日采收总量达7万斤。公司着力打造“亿臻农”果蔬品牌,为品质保障严把关口。产品畅销浙江台州、湖北武汉等核心终端市场。同时,依托品牌化订单模式,本季蔬菜预计总产量突破360万斤,产值达900多万元。

产业提质增效离不开科技支撑。华亭市构建起“专家驻点+技术下沉”服务体系。华亭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平凉市农科院,在安口镇朱家坡、东华镇黎明川等重点基地开展技术指导,推广普罗旺斯番茄等18个新品种和水肥一体化等8项技术的实施,先后累计培训820人次,培育22名种植能手,为设施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根据市场需求,从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病虫害防治等重点环节入手,采取黄板诱杀、高垄栽培、膜下暗罐等新技术,截至目前,完成蔬菜春播种植面积3.4万亩,预计产量6.46万吨,完成新增设施大棚面积300亩的任务。”华亭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卞芳芳说。

从大棚里的硕果盈枝到市场上的产销两旺,从技术赋能的精准滴灌到品牌崛起的价值提升,华亭市蔬菜产业的转型升级之路,不仅让土地迸发新活力,更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如今,标准化的种植基地连点成线,现代化的产业链条环环相扣,越来越多的乡村因蔬菜产业焕发新机,越来越多的农户共享发展红利。在乡村振兴的蓝图上,华亭以蔬菜产业为笔,续写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崭新篇章。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