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水生态屏障 赋能高质量发展 专家学者齐聚金城为守护黄河建言献策
筑牢水生态屏障 赋能高质量发展
专家学者齐聚金城为守护黄河建言献策
每日甘肃网9月19日讯 据兰州日报报道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实施6周年之际,9月18日,由省生态环境厅、央广网共同主办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甘肃创新实践座谈会在我市召开。会上,1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甘肃创新实践这一主题深入交流、建言献策。
黄河流经甘肃913公里,占黄河全长的16.7%,地表水资源量125.2亿立方米,超过黄河流域总水量的五分之一。甘肃是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作为黄河上游的关键区域,甘肃承担着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生态屏障建设的重大使命。”省生态环保督察专员李作斌说,“在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指引下,甘肃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从顶层设计、污染防治、生态修复、区域协作等多个方面系统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数据显示,2025年1至8月,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92.68%,上半年有4个市州首次进入国家地表水质量前30名。黄河干流临夏段入选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全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
基于兰州大学在资源环境科学领域的长期研究和野外监测实践,兰州大学副校长勾晓华及其团队识别总结出生态本底脆弱,系统稳定性维持难;气候变化加剧,水源补给不确定性增强;人类活动干扰,保护与发展的平衡难题突出;体制机制瓶颈,系统性协同治理能力不足“四大痛点难点”,并针对性提出六大重点破题方向。
“守护黄河既是一场考验韧性的持久战,也是一项需要多方协作的系统工程。”勾晓华表示,兰州大学将积极推动科研成果向政策实践转化,共同参与生态修复工程标准制定、生态效益评估和绿色发展模式推广工作,为构建“统筹协调、系统治理、科学管理、永续发展”的黄河上游生态保护新格局贡献“兰大智慧”与“兰大力量”。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非一日之功,非一省之功。
座谈会上,众多嘉宾还以《落实黄河国家战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擘画分区管控新图景赋能陇原黄河高质量发展》《甘肃省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回顾与展望》等为题作了交流发言。
据了解,座谈会后,主办方还将组织媒体记者分赴兰州、白银、甘南、临夏等地实地采访,基于观路径、看成效、树样本的出发点,聚焦生态文明、科技创新、产业竞争、城市能级、乡村共富等,充分展示甘肃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的新谋划、新作为、新气象。
首席记者 吕胜军 实习生 齐亚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