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拓宽开放之路 提升外贸水平
瓜州蜜瓜首次出口阿联酋,静宁马铃薯首次出口吉尔吉斯斯坦,陇南首列进口农产品中亚班列成功抵达……这是开放甘肃欣欣向荣的生动图景,也是甘肃以开放促发展的鲜活瞬间。据兰州海关统计,今年前8个月,甘肃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319.3亿元,增长15.3%,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74.5%。
近年来,甘肃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建好用好陆上通道、繁荣空中通道、畅联网上通道,不断强化甘肃在国家向西开放总体布局中的战略通道地位。以兰州、天水、武威三大陆港,兰州、敦煌、嘉峪关三大国际空港为引擎,开通运营中欧、中亚、南亚、陆海新通道、“中吉乌”中亚新通道、东部海港铁海联运等“四向多条”国际货运班列,线路覆盖20多个国家。
在通道建设的基础上,甘肃省积极引进来走出去,融入全球经济。
今年以来,省商务厅组织召开全省海外协同招商工作座谈会,建立海外招商协同联动机制。陆海新通道运营甘肃有限公司积极对接东盟企业,东南亚的火龙果、青柚、榴莲等水果,以公铁联运方式抵达兰州。甘肃国际物流集团设立秘鲁海外仓,实现银精矿进口9100吨,助力省属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中吉乌—阿”国际货运班列实现常态化发运,甘肃的工矿产品、农特产品及风电装备等以最快速度送往中亚。
制度型开放是高水平开放的显著标志。当前,甘肃正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年”行动,聚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推动制度型开放,释放发展新动能。
兰州至阿拉木图TIR线路开通,实现了“一单制”贯通,4天直达中亚;兰州、敦煌航空口岸新开和复飞至莫斯科、阿拉木图、雅加达等9条客运货运航线,“机坪直提”“抵港直装”“陆空联程”模式,助力跨境电商货物经西安转关至兰州后直飞阿拉木图。
口岸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窗口。今年以来,兰州海关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推出“进口铁路运输铜精矿‘口岸+目的地’检验及远程视频监管”举措,将通关时间压缩超80%;推出“运抵直装”新模式,出口汽车从运抵至装车仅需2小时,JSQ专用车厢使整列运能提高50%;针对进口粮食易腐坏的特点,引导企业采用“铁路快通”模式,使哈萨克斯坦等国的粮食班列全程耗时仅4天,物流成本降低30%。
织密开放通道、做强开放产业、优化开放环境,甘肃正把“一带一路”最大机遇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成效。(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王占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