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攻坚 绿色引擎赋能】甘肃电投酒汇公司打造“东数西算”绿色引擎
【国企改革攻坚 绿色引擎赋能】
全国首个绿电聚合试点项目落地甘肃
甘肃电投酒汇公司打造“东数西算”绿色引擎
每日甘肃网讯(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韩定良)10月13日,媒体记者赴甘肃电投专题采访活动走进甘肃电投酒汇公司,共同解密甘肃电投庆阳东数西算产业园区绿电聚合试点项目建设的核心密码。
甘肃电投酒汇公司向媒体记者介绍项目进展情况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吴承启 摄
在国家“东数西算”工程的蓝图规划下,一项开创性的绿色能源实践正在陇原大地稳步推进。由甘肃电投集团旗下酒汇公司负责投资的甘肃电投庆阳东数西算产业园区“绿电聚合”试点工程20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作为全国首个绿电聚合直供数据中心试点项目,正以其“算力+电力”的协同创新模式,为数字中国建设注入强劲绿色动能。该项目不仅是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甘肃)建设的关键支撑性工程,更是对国家“东数西算”与“双碳”战略的深度融合与积极响应。该项目在于构建一个“源网荷储”一体化的绿色能源系统,直接对接数据中心的巨大绿色电力需求,实现了从绿色能源到算力输出的无缝衔接。
“绿电”直供,破解数据中心高耗能难题
传统数据中心是众所周知的“耗能大户”,其庞大的能源消耗和绿色电力一直是产业发展的关键。甘肃电投庆阳绿电聚合项目则另辟蹊径,充分利用庆阳市丰富的风、光资源,通过建设配套的风电和光伏项目,直接从源头上为数据中心提供清洁电力。
据甘肃电投酒汇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家学介绍,项目采用分批建设模式推进。其中,一期项目装机容量为100万千瓦,包含75万千瓦风电项目与25万千瓦光伏项目。项目同步建设2座330KV升压站,电力汇集后通过1回线路输送至750KV曲子变电站,将陇东绿电聚合直供庆阳数据中心产业园就地消纳,实现“绿色电力”与“东数西算”的完美契合。该期项目配套建设5%容量、2小时时长的储能设施及1台50Mvar调相机,动态总投资达44.84亿元。
项目2号升压站综合楼主体结构顺利封顶 雷强 摄
经测算,甘肃电投庆阳绿电聚合项目一期工程10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建成后,年上网电量可达20亿千瓦时。这些绿色电力将实现庆阳数据中心产业园区总用电量约55%的发电匹配电量,不足的45%通过中长期交易市场、现货市场补充购入。通过这种绿电聚合直供模式,数据企业与售电企业、园区管委会同步签署购售电合同,可实现园区到户综合电价在0.4元/千瓦时以下,显著降低了数据企业的运营成本,实现了“绿色”与“经济”的双赢格局。
攻坚克难,项目建设驶入“快车道”
目前,项目已进入建设攻坚的关键阶段。施工现场一派繁忙景象,近1000名施工、管理人员,107台装载机、吊车等施工机械正奋战在建设一线,全力以赴保进度、保质量。
项目储能设备区基础混凝土浇筑 胡国武 摄
项目建设已取得一系列实质性进展:风电项目已完成16台风机基础浇筑,采用的风机轮毂高度均为125m,安装45台单机容量6.25MW和70台单机容量6.7MW的风力发电机组;光伏项目已完成螺旋桩施工21000根;配套建设的#2升压站综合楼已完成封顶,主变压器及设备基础施工已全部完成,送出线路工程加快推进,场区三个标段完成道路施工累计71.47公里,项目施工建设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这些扎实的进展,为项目如期并网发电奠定了坚实基础。
赋能未来,构建绿色数字产业新生态
甘肃庆阳绿电聚合试点项目的意义远不止于能源供应。它正逐步催生并完善一条“数据中心—新能源—装备制造”的产业链条,推动当地新能源产业与数字经济的协同发展,对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助力乡村振兴影响深远。
项目抢抓进度开展风机承台浇筑 张建兵 摄
该项目依托甘肃电投集团作为省属国企的产业优势,以“绿色赋能算力、助力数字转型”为目标,致力于在广袤的黄土高原上,构建一个新能源与数字产业协同发展的示范载体。它不仅为“东数西算”国家战略提供了可靠的绿色能源解决方案,也为全国探索新能源就近供电、聚合交易、就地消纳的“绿电聚合供应”模式贡献出宝贵的“甘肃智慧”与“电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