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磅原创

【国企改革攻坚 绿色引擎赋能】从“硬核产能”到“民生温度”:甘肃电投张掖发电的绿色发展实践

2025-10-20 12:22 来源: 每日甘肃网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曹旭 郭林玉 吴承启

深秋的河西走廊,寒意渐浓,但甘肃电投张掖发电公司的生产厂区内却一派火热景象:3、4号机组汽机房内,工人正进行168小时试运前的最后消缺;热网首站的暖流已提前注入城市管网……近日,2025“国企改革攻坚 绿色引擎赋能——主流媒体赴甘肃电投专题采访活动”采访团一行走进甘肃电投张掖发电公司,实地探访公司1、2号及3、4号机组集控室、汽机房、热网首站等核心区域,聚焦省列重大项目——张掖电厂2x1000MW 燃煤机组扩建项目攻坚与节水环保创新实践,解码这家国企如何以重大项目为牵引、以绿色技术为支撑,书写陇原能源转型的“张掖答卷”。

  扩建项目攻坚:百万机组冲刺投产,铸就河西调峰保供新支柱

“3、4号机组调试已完成。目前,发电机的空载、短路等相关实验均已完成。下一步即将进行168小时的满负荷运行。3号机组计划10月底投产,4号机组预计在11月中旬投产。”工作人员在施工现场向采访团成员介绍。作为甘肃省列重大项目,张掖发电公司2x1000MW 燃煤机组扩建工程总投资74.42亿元,自2023年4月开工以来,全体干部职工始终以“高效、清洁、智能”为建设标准,坚持安全护航、精准施工,取得国家实用型专利20项,荣获省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电力建设三等工法2项,是企业突破产能瓶颈、服务区域能源战略的关键举措。

作为区域能源供应的重要支柱,张掖发电公司拥有先进的发电技术和设备,目前,运营及在建装机规模近265万千瓦。其中两台325MW亚临界湿冷燃煤热电联产机组分别于2005年11月、2006年7月投产发电,源源不断地输出强大而稳定的电力,为当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节水环保创新:全链条控耗减排,树立西北火电绿色标杆

作为西北第一个以城市污水处理后的中水作为循环冷却水的节水型电厂,西北第一个将烟气脱硫工程与机组建设同步实施的环保型电厂,张掖发电公司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发展的号召,不断加强环保设施的投入,将脱硫设施与机组建设同步安装,有效地控制了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在生产过程中实行“零排放”,为社会提供充足、洁净、环保、绿色能源,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对保护当地环境质量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认真履行社会责任,积极践行环保承诺,2013-2014年完成了一期2x325MW 机组低氮燃烧器改造、脱硝改造和电除尘改造,各类污染物均达标排放。“近年来,公司先后投资4000万元进行全厂废水优化改造,化学废水年回用量大幅增加,实现了‘一水多用’,成功实现废水‘零排放’,大幅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对保护当地环境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甘肃电投张掖发电公司发电部副主任张旭国如是说。

工人们正在进行3号机组发电机七号瓦的检查

  改革赋能民生:供热管网升级,温暖百万市民过冬

2015年,公司顺应能源变革趋势,实施供热机组改造,实现由纯凝发电机组向热电联产机组的成功转型,开始向张掖城区集中供热,并陆续开展机组零出力改造、供热能力提升等措施,不断优化机组发电供热能力,目前供热面积1650多万平方米。

3号机组再热蒸汽管道

发电部主任余永生介绍,面对供热临近,张掖发电公司持续加强安全风险排查,拓宽煤源渠道,确保燃煤供应稳定达标。在热网首站,巨大的换热器正将高温热水输送至城市管网,通过智慧调控系统,对供热温度实现精准控制,目前一期工程城市供热面积达到1650多万平方米。

甘肃电投集团副总经理、张掖发电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其军介绍,“我们正在加快推进张掖市第二热源项目建设,投资1.6亿元对配套供暖设施进行改造,能够增加城市供暖面积1800万平米,同时张掖市将成为全省第一个‘薇薇’供暖城市,全力保障今冬明春供暖安全充足”。

从百万机组的“硬核攻坚”,到滴水必省的“绿色创新”,再到暖流涌动的“民生温度”,甘肃电投张掖发电公司的实践,正是甘肃电投集团以“绿能、革新、赋能”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的缩影。未来,张掖发电公司将持续深化国企改革,在扩建机组智慧运维、新能源替代等领域探索突破,为陇原能源转型与民生保障注入更强劲的“电投力量”。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