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女人”成热梗,短剧《霸道婆婆带我飞》的好笑程度又上了一个Level
前几日,听花岛的新剧《回到 70 年代,霸道婆婆带我飞》(以下简称 “《霸道婆婆》”)霸榜红果热播榜 TOP 1 一周,最高热度冲破 8000 万。
这部爆笑喜剧不仅在红果平台斩获佳绩,还在各类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广泛好评。
作为一部喜剧,《霸道婆婆》精准抓住了观众对 “反差感” 与 “喜感” 的需求 ——开篇合伙 “坑” 反派的桥段,既拉满喜剧效果,又释放了正反派对决的喜剧效果。
此外,这部剧的惊喜远不止于剧情,更展现了短剧行业内中老年演员的广阔前景。可以看到,短剧造星并不止于年轻演员,更给了更多演员展现自我的机会。
从 “英宝” 的反差萌到“霸道婆婆” 的真情流露,短剧行业内中老年演员的出圈让不同演员看到新的可能性。
越来越多精品短剧呈现的复杂角色填补了屏幕上 “中老年形象扁平化” 的空白,用更鲜活、更多元的人物塑造丰富了中老年影视形象。这不仅让中老年演员看到破局与新生的机会,也是行业活力的彰显与品质的进阶。
01 极致反差的主角团带来最大喜剧效果
作为一部喜剧,《霸道婆婆》的好笑源自角色和剧情的错位和反差。这是制造笑料的经典手法。通过身份、情境、认知或时代的错位来制造冲突。
剧中,原本以“多事婆婆”现身的月梅,重生后变成“霸道婆婆”;原本不守规矩的儿媳姜南溪,穿越后成为 “本分”“精明” 的好女人。
剧集借助穿越 + 重生的设定,实现了这种身份预期的反转,化婆媳仇恨为母女情深。婆婆月梅从“规则的维护者”一下子转变为“规则的破坏者”。她不再是那个挑剔、压制儿媳的传统恶婆婆,而是化身为护犊情深、战力爆表的“掌公主”。
这样一来,剧中呈现出的扇巴掌就能更大程度上带来喜剧效果。比如在第一二集里,姜南溪原本以为婆婆要来对付自己了,结果镜头一转,几个巴掌扇到了沈傲天和沈天钩脸上。导演的镜头语言也很值得称道,一言不合就是从天而降的巴掌,错位感和喜剧感直接拉满。
并且,这部剧里这种反转身份也打破了以往短剧中刻画的婆媳相斗,转而走向母女一齐对抗外人的反套路剧情。姜南溪的“重生Buff”和“霸道武力”的婆婆结成联盟,形成了所向披靡的“最强母女档”。“婆媳关系”这个东亚家庭叙事中永恒的母题,在本剧中以“霸道婆婆”的称号将其化解了。
“掌公主”婆婆和“精明”儿媳这一对别样母女,在剧中的小诡计小伎俩也贡献了十足的喜剧效果。比如二人有意无意地合伙给沈傲天父子“挖坑”使绊子。第 12 集中,姜南溪称要成全傲天和翠红,月梅从前世经验来看也认为,的确应该如此,她们拐弯抹角地让沈傲天和翠红“锁死”。这种一唱一和的桥段还有很多。
与此同时,其他主角的设定也充满了反套路色彩。男主是一个“闷声干活儿的聋子”,搭配成天“好好过日子”的女主,两人的夫妻日常,既温馨又笑料不断。而反派角色沈傲天和孙翠红的“老少搭档”更是将喜剧效果拉满。
02 高光配角团,“传统女人”“挨打哥”“黄金右脸”
如果说主角团的颠覆是剧集的骨架,那么配角的丰满则是其血肉与灵魂。剧中配角孙翠红,以其一句贯穿始终的台词成功出圈,成为了整部剧最让观众印象深刻的人物。
除了翠红,沈傲天及其父亲沈天钩的设定也很出圈,两人把“如父如子”演绎得非常到位。由于两人都是偷奸耍滑的性子,在剧中不断被打。
父子俩下地干活不认真时,月梅巴掌伺候;沈傲天勾搭姜南溪时,月梅的巴掌和周寂的拳头轮番上阵;沈天钩妄想用“黄金右脸”吸引月梅时,还是一个从天而降的大巴掌。
这种极致的反差感和极致的搞笑,是许多观众喜爱这部剧的主要原因。
但我们看完全集就会发现,这部剧也并不止于喜剧。正如翠红的口头禅 “我是个传统的女人”,这句话不仅是整部剧最具笑点和风格的台词,也是贯穿孙翠红的人物性格的关键。
也正是这句话奠定了翠红结尾的命数。剧情前期沈傲天勾引她,后期被他嫌弃。被迫结婚后,她因沈傲天父子的“保大保小”决策,最终死于难产。在孙翠红这个喜剧人物身上,其实看到了一个传统女人的悲剧色彩。
“我是个传统的女人”,这句孙翠红的口头禅,在剧集前期是一个充满喜剧色彩的笑点。当她的儿子大壮发现他和沈傲天的事情时,她说出这句话;当月梅和姜南溪在河边洗衣服时她也会说这句话;当沈傲天对她做出什么不尊重言行时,她仍然会讲出这句话。她不断用这句话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解释自己的选择。
她信奉并扮演着“传统女人”的角色,期望以此获得社会的认可与幸福。也正是因为“听命”于婆婆月梅,丈夫和公公,最后导致了她的悲剧。抛去喜剧效果来看,她的处境或许才是那个时代更多女性的写照,做一个“传统女人”是当时社会对女性的要求。
除了剧中的情节与设定,演技也是这部剧的亮点。不管是主角还是配角,每个角色都能演出风采和人物特色。
“挨打哥”饰演者清川分享拍戏被打经历后,也引起了许多观众的“同情”和夸赞。不止是清川,剧中的中老年演员更是被观众看见和喜爱。
03 精品短剧让中老年演员看到更多可能性
剧中,婆婆月梅的扮演者李敏,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是作为科班出身的话剧演员。在出演短剧前,参演过不少长剧和话剧的制作。此前也出演过听花岛出品的其他短剧,比如《破晓》等。
李敏的演绎让月梅的爱女情深得到了最好的展现。比如第二集里,月梅找到南溪的场景,只需要用眼神就表现出一个母亲的忏悔和爱意。这段的表演也被许多观众看到了,在红果评论区以及小红书平台,都有很多观众热烈讨论。
以及在第 50 集,当月梅听到那声“谢谢,妈!”时,李敏的处理——先是闭上眼压制住内心情绪,再睁开时却是满眼泛着泪光。
此外,“传统女人”翠红的饰演者王薪媛的演绎也令人印象深刻。除了这一部短剧,王薪媛也出演过《在你心之所向的地方》《宫女扶摇路》《昨日不再来》等剧,驾驭过不同的风格和角色。
因为两位演员的表演,甚至有观众专门开贴赞扬这两位演员的敬业与专业。
在这方面,也不得不提到听花岛的选角眼光。
除了李敏和王薪媛,在《18岁太奶奶驾到,重振家族荣耀》系列剧中,英宝的扮演者屈刚也获得了大众喜爱。屈刚将 70 岁老人重获妈妈宠爱的感觉演绎得十分到位。在前段时间大火的长剧《许我耀眼》里,“英宝”的出镜片段还让许多观众认出。
不管是 70 岁老人面对 18 岁妈妈,还是 42 岁妇女面对 20 来岁的丈夫,这对演员来说都需要强大的信念感以及精湛的演技。越来越多观众对短剧演员 “浮夸”“drama” 的演技刻板印象逐渐改变,转而对他们的表演产生认同、赞扬与欣赏之情。
今年以来,短剧造星的话题不断被提及。这也正在成为现实情况。这个趋势下短剧为中老年演员开辟了新赛道,让他们迎来事业新可能。
一方面,李敏、屈刚等有专业背景的长剧演员凭精湛演技出圈;另一方面,短剧版图扩张使中老年演员需求激增,不仅专业演员能担重要角色,无经验的素人也能入行;且随着短剧精品化,中老年演员甚至可演主角,实现事业第二春。
从这个层面出发,短剧的日益发展也将打破中老年演员群体 “角色窄、机会少” 的困境,让有实力的他们得以挣脱年龄标签,在适配的舞台上重拾光芒、续写职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