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评论

在老区感悟“历史主动”

2025-09-10 17:40
原标题:在老区感悟“历史主动”(现场评论)

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抓住发展大势,勇于创新创造,积极奋发作为,在挑战面前不逃避、在机遇面前不犹豫,真正把内在主动化作外在行动

初见何烨明,他正在湖北孝感大悟县鄂豫边区革命烈士陵园里,顶着烈日为到访者讲解,衣衫上沁出丝丝盐渍。何烨明是大悟县档案馆副馆长、湖北省新四军研究会理事,每每谈起那段烽火岁月,总有说不尽的动人故事。

为了更好讲述红色历史,这些年来,何烨明和同事们四处奔走,征集资料、布置场馆、筹备活动,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有一些困惑:目前,一些红色教育的形式较为雷同,习惯于对着展板作讲解,效果不佳。如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增强主动性、提高积极性是关键。

学习的主动性源于好奇心,创新传播方式,才能更好地吸引人、感染人。比如,让红色资源“活”起来,不能简单地在场馆里再现历史场景,更要着力增强参与感、激发探索欲。吃一顿“长征午餐”,能从中感受红军的毅力;借鉴“剧本杀”、沙盘推演等形式,引导学生还原某一历史事件的决策过程;以历史故事为蓝本,开展情景剧排演,让参观者变成参与者……有内容、有趣味、有互动,人们能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历史,从中汲取精神养分。

专业研究与群众参与的良性互动,也能激发学习的主动性。近年来,何烨明负责运营“红秀大别山”短视频账号,有不少人观看、留言,有的来了解史实,有的顺着资料去寻亲,也有人提供线索并希望他去了解核实。群众之中有智慧、有见识、有力量。挖掘红色故事、传播红色文化,不仅给群众带来精神洗礼,还让历史走入内心,进而激发内在主动。

还有一种主动性,延伸至发展实践。不妨看看大悟县大悟山村村民何燕和丈夫回村创业的故事。2019年,何燕回村,干起电商直播,村民的鸡蛋、蔬菜和附近茶厂的茶叶都在她的直播间卖。为了更好带动村民致富,她还到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习,“开了眼界,也学了本领”,回来又想办法降低物流成本、提升山货品质。如今,她又有新计划,“打算结合红色旅游发展民宿,但还要先研究政策、行情和选址”。造福红色土地,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凭的也是积极上进、主动作为。

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从“单向传播”到“双向互动”,从“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历史与现实的融通中,蕴藏着历史主动与发展主动的要义。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无论从事哪类工作、身处哪一领域、推进何种改革,都需要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抓住发展大势,勇于创新创造,积极奋发作为,在挑战面前不逃避、在机遇面前不犹豫,真正把内在主动化作外在行动。

当前,把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事业推向前进,更加需要焕发历史主动精神。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如何做好特色文章?在新业态新赛道上竞技,如何比拼硬实力而不是盲目“内卷”?面对激烈的科技竞争,如何进一步做好自主创新、实现自立自强?从实践层面回答好这些问题,必须充分发挥精神的力量。

面对今昔之变,不由得想起何燕说的话:我们的奋斗故事,先辈们能“看到”,他们的奋斗目标,我们也会努力实现。越是增强主动性,越是有行动自觉,离实现目标就越近。新的业绩需要大家一起奋斗,新的历史需要我们一起书写。

(作者为本报总编室编辑)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