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磅原创

【2025质量甘肃行】“陇字号”认证下的白银实力

2025-09-17 16:57 来源: 山西日报客户端

从戈壁滩上的“903厂”到全球稀土产业链的重要一环,从一副小小的美瞳到庞大的有色金属冶炼系统,甘肃白银正为质量强省建设注入强势动能。2025年9月16日,“质量强省 富民兴陇——2025年主流媒体‘质量甘肃行’”主题采访活动进入第二天,记者跟随采访团深入白银市,先后走访了甘肃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康视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和白银有色集团铜业公司三家各具特色的企业,深入挖掘白银市在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中的创新实践。

甘肃稀土:“熊猫牌”获认证,稀土老厂焕新颜

甘肃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甘肃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甘肃稀土”),其前身是1969年为保障国家“493”重点国防工程而建设的“903厂”。如今,这家有着56年历史的企业已成为中国北方稀土的控股子公司,更是甘肃省稀土产业的“优秀链主”企业。

2025年3月,公司“熊猫牌”镨钕氧化物产品荣获甘肃省首届“陇字号”品牌认证,标志着这家老牌国企在品牌建设的道路上迈出关键一步。“我们形成了以‘外融内强,全链精控’为核心的全面质量管理模式。”甘肃稀土质量安全总监兼首席质量官范庆忠介绍道。

在12000吨金属生产线数字集控中心,工作人员通过大屏幕对生产线进行实时监控。公司建成了国内第一条煅烧智能生产线和第一条智能稀土金属检测线,通过186台/套自动生产管控系统,实现从“人控”到“智控”的跨越。

技术创新是甘肃稀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公司拥有7项核心技术,解决了行业内6项“卡脖子”技术难题,荣获省部级科技奖项14项。2024年,公司获得甘肃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称号。从戈壁荒滩起步的 “903 厂” 到链接全球稀土市场,甘肃稀土用五十余年的坚守与创新,为中国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甘肃范式”。

康视达:每三片国产美瞳,就有一片来自这里

康视达工作人员在车间调试设备

在康视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视达”)的生产车间,全自动智能化隐形眼镜模压生产线正高速运转,一片片花纹精美的美瞳产品从中产出。

“国内市场每卖出三片彩色隐形眼镜,其中就有一片是康视达制造。”作为中国最大的国产品牌隐形眼镜生产企业,康视达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30%。2024年,公司自主研发的“软性亲水接触镜(MC55)”通过甘肃省“陇字号”品牌认证,成为甘肃制造业的一张新名片。

“我们每年投入生产总值的10%用于研发创新。”甘肃康视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唐钰喜表示,“公司在材料领域实现突破,通过在传统水凝胶材料中加入致孔剂,使镜片含水量提升至55%,解决了传统彩色隐形眼镜透氧量低的痛点。”

质量管控是康视达的生命线。公司引入了AOI人工智能检测系统,取代传统的人工肉眼检测,检测速度从每人每小时80-100片提升到每小时8000片以上,单线日产能达20万片。同时,构建全流程数字化追溯网络,让质量追溯从过去的“破案游戏”变为实时精准定位,质量分析效率提升82%。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严格的质量管理,康视达在全球隐形眼镜市场大放异彩。

白银有色:“共和国有色工业长子”焕发新活力

白银炉放渣

作为国家“一五”期间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白银有色集团被誉为“共和国有色工业长子”。如今,这座历史悠久的老牌国企正焕发出新的生机。记者当天下午走进白银有色集团铜业公司(以下简称“铜业公司”),实地探访了该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在生产管控中心,一块实时联动的大屏幕成为生产的“智慧大脑”,16个铜精矿配料仓的三维柱状条随料位高低动态升降,全流程生产状态直观呈现。“过去人工送样检测最快需两小时,如今借助LIBS技术,3分钟就能出结果。”冶炼智能工厂项目办公室主任欧阳赟介绍道,“数据实时反馈,能第一时间调整生产参数,保障生产连续稳定。”

更令人瞩目的是数智化技术与核心工艺的深度融合。铜业公司作为我国唯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白银炼铜法”的传承者,将数智化技术深度融入核心工艺。熔炼车间副主任金锋表示:“如今利用数模控制、红外测温等技术,整个冶炼过程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控制。装上‘数智大脑’的第四代白银炉,生产效率和技术指标大幅提升,已达到国际先进炼铜技术水平。”

数智赋能是铜业公司破局转型的关键密码。通过智能化、绿色化改造,这家有着悠久历史的老企业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有色金属工业转型升级贡献着独特的“白银方案”。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