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明甘肃

“市”力护航食品安全 聚力打造“食安陇原”——我省食品安全工作综述

2025-10-01 09:02 来源: 每日甘肃网

今年以来,我省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处食品违法案件3708件,案值276.08万元,罚没金额1306.04万元,受理处置食品相关投诉举报46046件……数字背后,彰显的是我省食品安全治理的“高压线”与“民生账”。

一饭膏粱,维系万家;柴米油盐,紧系民生。近年来,我省市场监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场监管总局安排部署,全面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强监管守底线,打基础谋长远,抓治理提效能,着力打造“食安陇原”,积极构建食品安全社会治理新格局,不断提升食品全链条质量安全保障水平,全省食品安全形势稳中向好。

高位推动部署  压紧压实各方责任

“要充分认识校园安全的极端重要性,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严之又严的作风抓好校园食品安全工作”,就在最近召开的省委常委会,专门对校园食品安全作出部署。一直以来,省委、省政府坚持把食品安全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民生大事来抓,多次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深入分析食品安全形势,研究食品安全工作突出问题。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平安甘肃”建设和市州领导班子年度考核指标体系,强化评议考核“指挥棒”作用,持续推动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落细落实。强化“包保”责任落实,指导市、县、乡、村四层包保干部严格照单履职,推动食品安全监管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推动府院联动、行刑衔接、联合惩戒,深化多部门协作机制,形成食品安全领域高压态势。省食药安委制定出台相关制度办法,健全议事协调、风险会商、应急处置、“三书一函”等制度,全面压实各级属地和部门管理责任。各地、各部门全面落实“党政同责”要求,不断强化工作措施,全省食品安全综合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智慧监管赋能  强化食品风险防控

通过“明厨亮灶”一体化智慧监管平台,消费者只要轻点鼠标,便可随时看到各个学校食堂、餐厅厨房操作间的实时监控画面;在食品加工车间,一个个产品在“云监工”下接连出厂,食品进货及加工实况等各项公示信息一目了然,监管人员能够随时随地开启电子巡查……近年来,我省市场监管部门坚持预警在前、预防在先,充分发挥“互联网+食品安全”智慧监管效能,精准防控风险,推动食品安全监管向事前预防转型。建成运用的“陇上食安”一体化智慧监管平台,将全省3024家食品生产企业分为四个等级,实施动态分层分级管理,开展“网上巡查”,实现监管永不下线。今年以来,全省各级共网上巡查43244家次食品生产加工主体,发现并责令整改问题1100条。发挥食品“前哨”作用,持续加大日常监管和监督抽检力度,每年开展3次省级监测,年抽检样品量达5500多个。2025年上半年,全省共完成食品抽检3.92万批次抽检任务,总体合格率为97.1%,对抽检不合格食品,及时排查、掌握和控制风险;同时,不断提升食品安全应急处置能力,举行全省市场监管领域突发事件综合应急演练,开展食品安全应急处置视频推演,不断提升各级食品安全突发事故应急处置组织指挥、上下联动和现场处置能力。

夯实监管基础  铁拳整治市场顽疾

食品安全没有“零风险”,但监管必须“零容忍”,“严”字当头,是食品安全监管的主基调。近年来,省市场监管部门持续深化改革,完善制度机制,打牢监管基础,织密筑牢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小摊点监督管理条例》《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办法》《甘肃省食品安全事件调查处置办法》等地方性法规和工作制度,在组织领导、政策指导、推动落实等层面为全省食品安全工作提供政策依据和制度保障。围绕人民群众“身边事”“揪心事”,加强平台外卖食品安全监督检查,扎实开展制售假劣肉制品、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校园食品、食品添加剂滥用、食用植物油掺杂掺假等整治行动,严打重处违法违规行为。截至8月底,全省检查肉制品生产主体2230家次,经营主体23055家次,排查发现问题3388个,督促整改问题隐患2814个,行政执法立案281起,移送涉嫌犯罪案件21起;排查食品生产经营主体51801家次,发现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突出问题1453家,责令整改742家次,立案调查196家,移送涉嫌犯罪案件7件;监督检查1788家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和小作坊,发现问题233家次,责令整改158家次。

凝聚共治合力  推动食品安全治理

“老板,你这个木耳发泡不要超过四个小时、所有入冰箱的东西都要加盖覆膜、你看这口锅都快包浆了”……就在开学季和中秋国庆假期即将到来之际,省市场监管“市话实说”随机查餐厅栏目联合执法人员对安宁区校园周边外卖店展开突击检查,发现有的外卖店存在食品卫生状况和证照不一等问题,执法人员依法对某网红餐厅进行了封店和停业整顿。“随机查餐厅”是市场监管部门坚持社会共治,搭建公众共同参与平台,构建多元化食品安全治理的具体体现。近年来,省市场监管部门通过深入开展“市话实说”“随机查餐厅”“你点我检服务惠民生”“文明餐桌”等系列活动,多渠道征集群众关心食品问题,开展“点穴式”靶向抽检,充分调动广大消费者的参与热情。今年2月,针对网络留言,省局和兰州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对全市牛肉面经营门店开展突击检查,抽取关键食材进行检验并第一时间向社会公示抽检结果,为群众答疑解惑,并督促行业协会和经营者加强行业自律,同时对兰州所有牛肉面经营门店进行规范整治。通过一个月的集中整改,全市牛肉面经营门店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得到极大改善和提升,受到了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肯定。

食品安全监管不是“独角戏”,只有全民参与才能共筑“食安陇原”。省局部署开展千名局所长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普法宣讲活动,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充分利用食品安全宣传周等活动及“3·15”消费者权益日、元旦、春节等重要时段,运用自媒体和中央、省内主流媒体全方位,多形式开展食品安全普法宣传、政策解读、标准体系及食品安全科学知识宣传,不断提升食品安全知识的知晓率。及时向社会公布整治进展、成效和典型案例,发布餐饮服务“红黑榜”701期、校园食品安全“红黑榜”96期,畅通投诉举报渠道,落实举报奖励制度,营造“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监督”浓厚社会共治氛围。

食安、心安、民安。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做好食品安全工作任重道远。下一步省市场监管部门将遵守“四个最严”要求,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和省委宣传部部署要求,联合甘肃日报社、甘肃省广播电视总台和相关职能部门,围绕“食安中国”建设,聚力打造“食安陇原”,持续加强源头防范,延伸监管链条,加大整治力度,坚持刀刃向内,以“零容忍”的态度严惩违法,及时回应群众关切,严守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全力保障全省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谢扬帆)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