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评论

Sora2冲击影视内容?Netflix高层给出定心丸

2025-10-23 09:19 来源: Deadline 作者: 作者:Dade Hayes, Jill Goldsmith

IMG_256

当生成式AI迅速渗透内容行业,Netflix选择以积极态度迎接变革。公司高层认为,AI或将改变内容创作方式,却难以取代真正的艺术表达。面对技术革新与创意精神的碰撞,全球影视产业正站在新的拐点:AI究竟会削弱人类的创造力,还是成为推动内容进化的新引擎?

IMG_257

最近,Netflix联席CEO泰德·萨兰多斯就AI生成内容发表了看法。他直言,生成式视频模型(如OpenAI的Sora 2)确实会分流部分观众,但影响的主要是用户生成内容(UGC),而非专业影视作品。真正优质的艺术创作,仍然需要人类的洞察与叙事能力。萨兰多斯强调:「AI可以提供更好的创作工具,但它不会让你自动成为一个好的故事讲述者。」

在他看来,音乐产业已经证明了这一点。AI生成音乐的数量庞大,但在整体收听比例中依然微不足道,而泰勒·斯威夫特等顶级艺术家的影响力反而愈加凸显。这表明,观众依旧在追求独特的人类表达与情感共鸣。

Netflix在股东信中也展现出乐观态度:AI将成为帮助创作者「更好、更快、以全新方式讲故事」的力量。公司已在内容制作、广告投放、本地化宣传等环节广泛使用AI,并将其视为提高效率与创意表达的关键工具。萨兰多斯强调,Netflix不会盲目追逐技术新奇,而是专注于让AI真正服务于创意与观众体验。这种态度,既体现出对创意核心的尊重,也揭示了流媒体巨头在AI时代的内容战略重心——以科技赋能人类创造,而非取而代之。

IMG_258

OpenAI Sora 2生成的视频内容

IMG_259

Netflix对AI的态度,揭示了全球影视行业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融合」的态度转变。AI的确在改变内容生产方式,但真正的创作灵魂仍源自人类的情感与想象力。确认这一点,对于正在经历AI浪潮的中国影视行业而言尤为重要。

近两年,中国的AI生成内容(AIGC)生态快速扩张,应用场景已从批量产出延伸到内容制作的核心环节。在短剧领域,2024年央视与清华大学合作,率先推出了国内首部全流程微短剧《中国神话》。而在影视内容方面,华策影视与百度文心一言合作探索AI剧本生成;光线传媒与阿里云影业也在虚拟演员与AI特效生成上进行实验,例如在视觉特效镜头中使用AI完成群演生成与场景延展。

此外,AI还深度参与到后期与分发环节。B站与爱奇艺利用AI字幕与语音合成技术加速多语言本地化,让国产动画《时光代理人》《雾山五行》等在海外上线速度大幅提升。抖音则通过AIGC驱动的「智能视频工厂」,让中小创作者以更低成本生成短视频内容。

这些案例表明,中国影视与内容平台已将AI视为提升生产力的重要基础设施。未来的关键在于,行业能否在「效率提升」之外,形成以AI为支撑的创作新生态——让算法与人类创意协同,而非相互取代。对于中国影视产业而言,这既是一次挑战,也是重塑文化影响力的新契机。

IMG_260

六集微短剧《中国神话》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