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市金川区城乡一体化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显成效
织密服务网 提高就业率
金川区城乡一体化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显成效
每日甘肃网10月24日讯 据金昌日报报道(记者运主伦)金川区聚焦城乡就业服务不均衡、资源不互通等痛点,以体系化建设为抓手、精准化服务为核心、数字化转型为驱动,构建“全域覆盖、高效协同、智慧融合”的城乡一体化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推动就业工作从“保基本”向“提质效”转变,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民生根基。
系统打造“就业便民服务圈”。为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金川区以织密就业服务网络为基础,以城乡综合零工市场为枢纽,在两镇、六街道布局9个标准化零工驿站,联动创业孵化基地、返乡创业示范平台、乡村就业工厂等资源,构建“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无缝衔接的就业服务网络,让群众“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少跑快办”,推动城乡就业服务从“有”向“优”跨越。
精准施策,不断提升就业服务实效。创新服务模式,开展“人才夜市”“丰收节里的‘薪’机遇”等特色招聘活动,将岗位送到群众身边;创新“城乡双岗”灵活就业模式,助力务工群众实现“农忙种好田、农闲上好班”;深化省内东西部劳务协作,与定西市安定区等13个县区签订协议,搭建城乡劳动力与优质岗位的高效对接桥梁。
聚焦重点群体,针对不同群体推行“一人一策”定制化服务。对农民工群体实施“技能+岗位”双轮驱动,开展靶向技能培训38期,覆盖1905人;为高校毕业生依托“1131”精准服务体系,落实基层就业补贴284.25万元,开发见习岗位;对就业困难人员开展“一对一”援助2500余人次,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推动数智赋能,开发“金昌就业”智慧服务平台,整合在线招聘、政策查询、业务办理等功能,搭配全域数字化就业终端,构建全天候、一站式服务网络。目前,平台已注册企业907家、个人用户1.74万人,处理求职申请1.2万条,匹配岗位4200余个。
随着城乡一体化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金川区就业工作“含金量”和群众“获得感”显著提升。在就业规模上,“十四五”以来,该区城镇新增就业3.3万人,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9.03万人;在就业质量上,202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61919元,较2020年增长30.2%;在服务效能上,三级就业服务网络年均输转劳动力1.8万人次,零工驿站服务超3500人次,帮助620人实现灵活就业,平台线上办结业务748件,服务满意度大幅跃升。同时,金川区就业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成功培育“镍都锂电工”省级劳务品牌,获评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还被人社部确定为全国农民工保障工作联络点,在城乡一体化就业服务领域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