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磅原创

【摄影】寒旱农业绘“丰”景

2025-10-28 09:43 来源: 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寒旱农业绘“丰”景

高台县新坝镇甘肃共裕农牧科技产业园马铃薯种植基地,收获机在田间来回穿梭。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王将

金塔县东星村的种植户正在收获红辣椒。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曹红祖

民乐县六坝镇现代农业试验示范中心的春禾智慧农业工厂智能温室内,樱桃番茄进入成熟采摘期。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王将

崆峒区泾河川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内绿意盎然,各种设施蔬菜长势喜人。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黄蔚林

成县沙坝镇的中药材加工厂内,工人正在对中药材桔梗进行加工晾晒。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陈争强

古浪县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示范基地大棚内,西红柿喜获丰收。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丁凯

沃野织锦,陇原“丰”景这边独好。从河西走廊到泾渭两岸,蔬菜滴翠、苹果披红、马铃薯翻金、中药材溢香……一幅“田畴似锦、沃野流金”的壮美图景,在陇原大地铺展开来。

——扩量集群,千亿产业崛起。

在灵台县上良镇万头平凉红牛育肥基地,标准化牛棚整齐排列。该项目作为2023年重点招商成果,显著提升红牛育肥效率和肉质,带动青贮饲料、畜牧服务等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今年我省聚焦“牛羊菜果薯药粮种”八大产业,打造25个产业带,预计年底形成4个千亿元级、3个五百亿元级和1个三百亿元级产业集群。

——科技赋能,擦亮“甘味”招牌。

走进安定区丝路寒旱农业示范园,马铃薯原原种在精准滴灌下茁壮生长。新品种推广为干旱区农民打开“绿色银行”的大门,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互利双赢。全省建立由10位首席专家、81位岗位专家、49个区域试验站组成的产业技术体系,选育陇薯7号、金昌元生爱特奶绵羊等新品种。水肥一体化推广811万亩,旱作节水技术覆盖2066万亩,“三品一标”农产品达2490个,科技助力“甘味”提质增效。

——延链增值,激活产业潜能。

连日来,临泽县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产业园区食用菌产业园迎来丰收,工人们正将15吨金耳、双孢菇等发往全国,次品则转化为湖羊饲料。我省坚持“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畜头肉尾”,临夏牛产业的高档皮革、生物医药等高附加值产品实现“零的突破”;肉羊推行“规模养殖、集中屠宰、冷链运输”模式,出栏稳居全国第三。

——增效富民,黄土坡变聚宝盆。

位于民乐县六坝镇现代农业试验示范中心的智能温室内,樱桃番茄通过无土栽培、智能补光技术成熟上市。该县以发展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为统领,打造现代智慧农业产业园,利用无土栽培、恒压水肥一体化、智能补光等先进技术,成为智慧农业的龙头。今年上半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昔日“靠天吃饭”的黄土坡,如今成为农民增收的“聚宝盆”。

寒旱不再是制约,而是特色;黄土不再是贫瘠,而是希望。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丁凯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