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药”出海加速度海关护航丝路“药香远飘”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王耀
初秋时节,在陇南四代柏汇农产品贸易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药香,2吨包装整齐的黄芪、红芪正静待启运,这批药材经兰州海关所属天水海关查验放行后,将沿新丝绸之路奔赴海外市场。
陇南市地处秦巴山地与岷山山脉、黄土高原的交汇地带,独特的地形地貌造就了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的气候条件,为中药材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沃土”。这里自古就有“陇上药仓”“千年药乡”的美誉,所产黄芪、红芪以肉质饱满、有效成分含量高闻名。
“这几年出口量逐年增加,离不开海关的‘贴身服务’。从政策解读到快速查验,每一步都帮我们想在前头,让我们闯海外市场更有底气。”陇南四代柏汇农产品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任四代难掩喜悦。如今,该公司的中药材已稳定进入东南亚、欧盟等市场,年出口额较三年前翻了一番。
这份底气,源自甘肃中药材出口版图的持续扩大。据兰州海关统计,今年1月至7月,全省中药材出口额达5382.9万元,其中陇南市以3006.5万元的出口额占据55.9%的份额,稳稳撑起全省中药材出口的“半边天”,产品覆盖东盟、欧盟及中亚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亮眼成绩的背后,是海关部门的精准护航。天水海关深入开展“关长送政策上门”活动,针对黄芪、当归等不同药材品种及深加工产品,“量身定制”申报规范、贸易新规和检验检疫标准指南,通过“一企一策”帮助企业规避海外技术壁垒。
为破解企业预约查验繁琐、异地领证困难等问题,海关创新开发“码上办”“关邮快通”等微信小程序,实现政策推送、证书邮寄、业务查询“一键直达”,让企业少跑腿、好办事。原产地证书自助打印、预约查验等便利化措施的推行,更让通关时间平均缩短30%,显著降低了企业成本。
从千年丝路的驼铃悠扬到如今的跨境物流飞驰,“陇药”正以崭新姿态走向世界。下一步,天水海关将持续释放政策红利,推动中药材深加工升级,让这份承载着甘肃底蕴的“药香”,在全球化浪潮中飘得更远、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