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区播报

礼县:一场山水人文交织的寻美之旅

2025-09-01 10:09 来源: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白杨

初秋的礼县,青山含翠、瓜果飘香。8月中旬,由陇南市委统战部牵头、礼县县委统战部承办的“寻美陇南·看礼县”主题采风活动圆满落幕。来自陇南市各县区统战干部、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及网络达人齐聚于此,用脚步丈量历史厚度,用镜头捕捉生态之美,用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在这片承载着秦汉文明与三国记忆的土地上,开启了一场山水与人文交织的寻美之旅。

“这尊秦鼎纹饰精美,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是早期秦文化的重要见证!”在礼县秦文化博物馆内,讲解员的声音引得采风团成员驻足凝视。玻璃展柜里,一件件青铜器、陶器静静陈列,斑驳的纹路间仿佛诉说着秦人在此繁衍生息、开疆拓土的过往。作为“秦人发祥地”“早期秦文化核心区”,礼县深厚的历史底蕴让网络达人李娜由衷感叹:“亲手触摸这些‘活化石’,才真正读懂了‘秦’字背后的厚重与沧桑。”

走出博物馆,采风团来到盐官镇盐井祠。古色古香的院落里,记载着盐业规制的明清文献、刻有商号名称的石碑保存完好。“这里的盐井开采历史超过两千年,当年茶马古道上的商队,都要在此补充食盐。”当地老人的讲述,让大家仿佛看到了昔日盐市喧嚣、马帮往来的热闹景象。而不远处的三国文化产业园内,仿古建筑群气势恢宏,多媒体互动装置生动再现了诸葛亮“六出祁山”的金戈铁马,采风团成员沉浸式体验着三国古战场的历史风云。

如果说历史是礼县的“根”,那生态便是礼县的“韵”。在红河镇花石村,青瓦白墙的民居错落有致,门前菜园里瓜果满枝,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乡村美学碰撞出别样风情。沿着步道来到秦皇湖畔,碧波荡漾的湖水倒映着远山绿树,游鱼在水中嬉戏,白鹭从岸边掠过。“快来看!这落日洒在湖面上,像撒了一层碎金。”网络达人张明举着手机直播,镜头里的美景瞬间吸引数千网友留言:“秦皇湖也太治愈了,一定要去打卡!”

驱车前往洮坪镇炕眼门景区,沿途风光更是令人沉醉。高山草甸如绿毯铺展,冰川遗址留下岁月印记,蜿蜒的步道串联起山间景致。“这几年山更绿了,水更清了,来徒步的游客越来越多。”村民王大叔热情地邀请大家品尝自家种的核桃,“我们卖山货、办农家乐,一年能多赚好几万元,日子越过越有盼头!”朴素的话语,道出了礼县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的双赢答卷。

文化是民族的根脉,也是旅游的灵魂。在礼县非遗展示现场,泥塑艺人指尖翻飞,不一会儿,憨态可掬的秦俑泥塑便新鲜出炉;秦腔演员一亮嗓子,激昂婉转的唱腔引得阵阵喝彩;“跑花杆”队伍身着彩衣,踏着鼓点翩翩起舞,刚健与灵动交织,尽显民俗魅力。最热闹的当属皮影戏展台,白色幕布后,老艺人手指操控皮影,伴随着锣鼓声,《三国演义》的经典桥段徐徐上演,孩子们挤在台前,目不转睛地盯着幕布上跳动的光影。

笔墨丹青绘美景,歌舞欢腾颂家乡。在文化交流环节,书画家们挥毫泼墨,“祁山胜景”“秦皇湖畔”“苹果之乡”等一幅幅作品跃然纸上,将礼县的山水人文定格成永恒。随后,《秦韵乡情》《礼县苹果红了》等歌舞节目轮番上演,演员们用嘹亮的歌声、优美的舞姿,传递着礼县人民的淳朴情怀与对家乡的热爱。

“家人们看过来!这是礼县苹果脆片,零添加、口感脆,咬一口满是苹果的清香。”在特色农产品直播间,网络达人们化身“助农主播”,一边展示苹果脆片、花椒、土蜂蜜等产品,一边讲述产地故事。“这款党参产自礼县海拔1800米的山地,药食同源,品质特别好。”主播的热情推荐,让屏幕另一端的订单不断刷新。据统计,此次直播涵盖10余种“礼字号”农产品,单日销售额突破20万元。

“不仅要让更多人看到礼县的美,更要帮老乡把好东西卖出去。”网络达人陈燕说,后续她还会通过短视频、图文等形式,持续推广礼县农产品。

一场寻美之旅,串联起历史、生态、文化与产业。此次“寻美陇南·看礼县”活动,不仅让礼县的“颜值”与“内涵”被更多人看见,更搭建起文旅融合、助农兴产的桥梁。未来,随着更多人走进礼县、了解礼县,这片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土地,必将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