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市荒漠化与沙化土地累计减少220万亩
甘肃经济日报兰州讯(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祁玉洁)近日,记者从酒泉市林业和草原局获悉,该市荒漠化与沙化土地面积已连续20余年保持“双缩减”。截至目前,荒漠化土地累计减少127万亩,沙化土地累计减少93万亩,重点区域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酒泉市地处河西走廊西端,是全国四大沙尘暴策源地之一,沙化土地占国土面积的56%,风沙线长达近千公里。近年来,当地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作为治沙主战场,创新推行“网格化治理、项目化推进、精准化投入”模式,应用无人机飞播、智能滴灌、草方格沙障等技术,大幅提升治沙效率。
酒泉市还探索“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路径:在沙区培育经济林果56.6万亩,种植梭梭、白刺等沙生植物56万亩,接种肉苁蓉18万亩;引进企业年消纳流沙50万立方米,用于生产新型建材;依托沙漠旅游资源,年吸引游客超100万人次,形成“沙里淘金、多业融合”的富民模式。
酒泉市重点实施金塔县环城防护林、敦煌市库姆塔格沙漠东线治沙等工程,累计完成营造林138万亩、草原生态修复568万亩、沙化土地治理457万亩,成功筑牢甘肃西大门生态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