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甸甸的银牌 金灿灿的匠心——记国际油气管道职业技能竞赛银牌获得者陈翔
2025年,在“职业杰出人才-2025”国际油气管道职业技能竞赛现场,气氛紧张得如同拉满的弓弦。陈翔,这位来自国家管网集团甘肃公司酒泉输油气分公司的技术能手,凭借竞赛中的出色发挥斩获银牌,从西部戈壁走向国际舞台,完成了一场令人瞩目的逆袭。成绩背后,比名次更闪耀的,是他用多年汗水诠释的工匠精神,这枚沉甸甸的银牌奖章,就是对他多年努力付出的最好回报。
戈壁响华章:能源新兵磨砺技术锋芒
时间拨回到7年前,刚从天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的陈翔,怀揣着对能源事业的憧憬,踏入了西北的能源通道中。这里,戈壁的风沙与轰鸣的压缩机,成了他职业生涯的开场。
面对复杂的自控系统和庞大的压缩机群,陈翔没有丝毫退缩。他像一颗努力扎根的种子,白天跟着师父穿梭在设备间巡检,每一个参数、每一次操作,都被他详细记录在笔记本上;夜晚,别人在休息娱乐,他却沉浸在技术手册里,将理论知识与设备运行逻辑一一对应。为了能更快上手,他多次主动申请值班,在一次次实操中,逐渐摸清了设备的“脾气”。
正是凭借这股子钻劲,陈翔迅速成长,熟练掌握自控压缩机专业技能,成为站场里人人称赞的“技术能手”,也为日后的技术突破埋下了种子。
革新破难题:多项成果擦亮技术名片
在日常巡检中,陈翔总能敏锐捕捉设备运行的“异常信号”。针对“机组板卡信号干扰”这一影响运行稳定性的难题,他耗时数月蹲守机柜间,记录数千组数据,反复测试优化方案,最终创新性提出“信号分离与冗余输出优化”思路,不仅解决了实际问题,更催生出多项技术成果。
2021年,他编写发布的1项QC成果,凭借精准的数据模型与显著的降本增效价值,荣获甘肃省QC成果一等奖;近年来,《机组本特利板卡信号分离及冗余输出优化》等技术革新成果,更是屡获认可——先后拿下公司级技术革新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分公司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每一项荣誉背后,都是他对“把技术做精、把问题解决透”的执着。
2024年,西气东输一线玉门压气站电驱机组控制系统升级改造进入关键阶段,陈翔主动扛起“主导者”责任。他带领团队梳理改造流程、制定调试方案,攻克了系统兼容性、数据同步等多个技术难点,确保升级后的电驱机组实现稳定运行,为国家西气东输主干线的安全保障注入“技术底气”。
赛场竞锋芒:青年骨干展现技术风采
技术的精进,离不开赛场的锤炼。2024年,国家管网集团综合维修工技能竞赛如期而至。这是集团内部最高级别的技能竞技平台,汇聚了来自全国各条管线的技术精英。陈翔代表甘肃公司出战,参加的是技术要求极为精密、不容有失的“仪控个人赛”。仪控系统如同压缩机组乃至整个站场的“神经网络”,对参赛者的理论深度、实践精度、故障诊断速度和心理素质都是极致的考验。赛场上的陈翔,眼神专注,神情冷静,仿佛进入了一种“入定”的状态。
面对故障模拟设备,凭借着多年工作积累的扎实知识和赛前系统的梳理,他沉着应答、手法娴熟,操作流程如行云流水。接线、测量、诊断、组态、调试……每一个步骤都精准而高效。能“听见”设备的“语言”,快速地从纷繁复杂的信号和数据中锁定问题核心,这正是他常年扎根生产一线,处理无数应急问题所淬炼出的“肌肉记忆”和“条件反射”。
在高强度、高压力、限时间的竞赛环境中,他始终保持头脑清醒,稳扎稳打,展现了超越常人的抗压能力。最终,那枚沉甸甸的“仪控个人赛”银牌,是对他无数个日夜刻苦钻研的最好回报。这枚奖牌,证明了他已是集团公司仪控专业较为出色的青年技术人才之一。
国赛获佳绩:沉着备赛再攀职业新高
集团竞赛的佳绩,并非终点,而是一个更高的起点。2025年,陈翔迎来了职业生涯中一次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以中方代表团身份,受邀参加“职业杰出人才-2025”国际油气管道职业技能竞赛。这场国际赛事,标准更高、对手更强、环境更具挑战性。这不仅是他个人技术的比拼,更是代表中国与国外油气管道行业从业者的一次直接对话。
“平时训练高于比赛时的技术标准、检测标准、竞赛规则,练就绝对的技术、知识基础,才能最终争夺国际奖牌。”竞赛过程中,陈翔应对国际标准直面世界强手,从精密仪表的安装调试,到复杂控制回路的集成接线,再到自动化系统的故障排除,他的操作精准、流畅、规范,充分展现了中国技术工人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他那份源自基层实践的沉稳与老练,成为了他在国际赛场上的独特优势。经过紧张激烈的鏖战,成绩揭晓——陈翔再次站上了领奖台,荣获该项目的银牌!
“我自己的体会:一是要坚持与执着,永不放弃;二是要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三是要耐住寂寞,专心致志;四是要善于思考,勤学苦练。”不管走到哪里,陈翔都毫无保留地把“获奖秘笈”分享给大家,他说奋斗者是幸福的,也只有奋斗才能成就无悔的青春!
从戈壁站场的设备旁,到国际竞赛的领奖台;从深学细悟的勤奋学徒,到突破自我边界的技术能手,陈翔始终以“匠心”守初心,用“平凡”铸非凡。他的故事,是千千万万基层管网人“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缩影,更是新时代青年管网工匠用奋斗书写价值的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