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话语】一泡尿“220万赔偿”,给家长上了一课
□ 张忠德
今年3月,一则海底捞火锅店内有人“向火锅内小便”的短视频引发广泛关注。近日,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唐某父母、吴某父母需赔偿海底捞220万元。
“一泡尿”引发的舆论风波,终于在司法裁判中落定。这220万元的赔偿,给两个家庭带来了沉重代价,也为全社会敲响了警钟。
这一事件的恶劣影响不言而喻。在公共场所,两名17岁的少年,在火锅内小便,还将视频传播。这一行为,严重挑战了公序良俗,也让公众对食品安全产生了极大恐慌。海底捞作为知名餐饮品牌,为了消除负面影响,不得不销毁餐具、深度消毒门店,还对消费者进行了“退一赔十”的补偿。即便如此,其品牌形象和经营业绩仍遭受重创。
法院的判决,清晰界定了责任归属。唐某和吴某虽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但他们对自身行为的违法性和后果,已有认知能力。他们故意向火锅内小便,并传播视频,不仅侵犯了海底捞的财产权,还对其名誉权造成了极大损害。因此,他们理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而他们的父母,作为监护人,未尽到监护职责,导致孩子实施侵权行为,也必须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这一判决,给家庭教育敲响了警钟。“子不教,父之过”,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至关重要。父母不仅要关心孩子的物质生活,更要注重品德教育和价值观的培养。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以身作则,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公德心和责任感。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父母不能纵容,而应及时纠正,帮助他们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偏离正轨,成为有道德、有责任感的社会公民。
此外,这一判决也彰显了法律的刚性与公正。在法治社会,任何人都不能因其身份特殊,而逃避法律责任。未成年人虽然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肆意妄为。当他们的行为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严重损害时,同样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法律的刚性,不仅在于对违法行为的制裁,更在于对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维护。通过这一判决,法律向全社会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任何挑战公序良俗、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220万赔偿”给家长上了一课。它提醒着每一位家长,要重视家庭教育,履行好监护职责,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同时,也彰显了法律的权威,让人们明白,在法治社会中,必须敬畏法律,遵守法律。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和谐、稳定、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