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忆》:短剧的质感突围

近期,在短剧圈有一部热门精品之作备受关注,它就是在腾讯视频“十分剧场”播出的《搏忆》。该短剧由知名导演彭发执导,故事围绕韩旭(霍建华 饰)展开——他在追寻自身遗失记忆的过程中,亦在全力探查案件的真正凶手。在此期间,他与王建(黄宗泽 饰)等人形成了相互试探又彼此协作的复杂关系。整部剧集在情节设计上呈现出多重反转的特点,营造出悬疑重重的整体氛围,看点十足。
《搏忆》的推出,与当下影视行业短剧的发展态势息息相关:从创作维度来看,短剧单集时长偏短,剧情紧凑且节奏明快,题材覆盖多种类别,能满足不同观众的喜好。而且,制作周期短、拍摄进度快,其互动性与灵活性为创作者带来了全新的创作体验;从市场维度来看,短剧行业发展势头迅猛,2024年中国短剧市场规模较之2023年实现了爆发式增长,预计2025年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张,其良好前景甚至吸引了不少长剧影视公司入局。

与此同时,短剧的蓬勃发展为演员群体带来了新的机遇,尤其为中生代演员与资深演员拓展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例如,舒畅在《替嫁新娘》中一人分饰四角,展现其扎实的演技功底;万茜与秦俊杰合作出演的《朱雀堂》,也取得较好的播放成绩。此次的《搏忆》则汇聚了霍建华、黄宗泽、阚清子等优秀演员,期望借助平台流量优势,触达更广泛的观众群体,从而实现作品的“破圈”传播目标。
叙事革新:剧情叙事上的用心之作
作为两次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剪辑奖得主、电影《无间道》系列的核心剪辑成员,导演彭发在《搏忆》中展开了“电影基因与短剧思维”的融合创作探索。他将港式悬疑特有的凌厉风格,与短剧“快节奏、高密度、强爆发”特质深度融合,最终在高叙事密度下完成了悬疑题材短剧的类型模式创新。

以记忆博弈为核心,他将悬疑焦点从传统的“寻找凶手”升级为“记忆是否真实”的哲学思考:在物理维度上,他借助“时间线错位剪辑”的手法,将韩旭的记忆碎片直观呈现;在心理维度上,他运用“主观镜头搭配画外音”的形式,将心理医生陈雅辛的催眠操控过程给予外化展现;在社会维度上,他以警局监控录像中“时间戳被篡改”的细节,间接埋下系统性阴谋的线索。
同时,《搏忆》的“嵌套式叙事”赋予作品电影级思想深度,构建起“现在—过去—记忆”交织的三线结构。每集开篇,导演彭发用闪回镜头(如带血碎花裙)抛出关键线索;中段借审讯对话逐步揭开人物复杂关系;结尾则以“证据链断裂”制造反转,比如第十集韩旭发现自己是毒枭养子的惊人真相。这种“信息拼图”模式,让观众在短时间内多次体验“认知颠覆后重构”的反转快感。
在《搏忆》创作中,导演彭发还尝试实现了电影工业化水准与短剧制作效率之间的平衡。影片开端即令观众陷入迷局:主角韩旭在雨夜惊觉妻子和线人惨死于家中且所有线索皆指向自己;失去记忆,不得不在找回记忆的过程中穿梭于地铁追凶与心理诊疗室治疗之间,在“记忆蒙太奇”中艰难还原事实真相。

为实现依托实景构建沉浸式叙事空间,导演彭发打造了1:1比例仿真的地铁凶案现场、心理诊疗室等场景;借助亚克力棱镜拼贴“记忆碎片”的特效手法,暗喻了抽象的记忆迷宫。观众在密闭审讯室、霓虹闪烁的街道等场景之中能直观感受到角色被记忆困局所挤压的窒息感。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擅长执导黑帮影片的导演,彭发在《搏忆》的动作戏实现了降维打击式的呈现。他邀请成家班团队负责设计枪战、追车等硬核风格的动作场面,单集内容中动作戏占比超过30%。同时,他通过“镜头语法简化”实现制作效率突破,在地铁枪战段落中运用广角镜头交代整体场景,再以快速剪辑突出子弹擦过主角耳畔的细节——“宏观场景+微观细节”的复合呈现,成为短剧领域动作戏创作的标杆范式。
演技赋能:演技调度上的质感呈现
提及短剧,大众往往会先联想到其“强冲突、快反转”的模式,与之相伴的,还有短剧演员偏向表情夸张且套路化、短平快表演风格。但《搏忆》打破了这一固有印象,演员们以细腻入微的精细表演,赋予作品媲美精品长剧的质感。

正如该剧媒体推流中的宣传语“老了的法拉利也是法拉利”,霍建华与黄宗泽两位资深演员,在有限的篇幅内,将人物情绪的层次与故事的张力充分释放,为观众呈现了富有层次的优质表演。
作为横跨古装、现代剧的老牌偶像,霍建华在剧中对角色把控游刃有余,他所饰演的缉毒干警韩旭,因失忆陷入复杂困境。为了呈现出角色在失忆迷雾里承受的人格怀疑与内心挣扎,他打破以往的荧屏形象,以粗粝写实的表演风格进行诠释。特别是在演绎回忆片段时,他凭借细微的表情变化,比如眼神里的迷茫、痛苦与执着,展现其对真相的渴望,以及找回自我的迫切心情。还有审讯戏时,他以“右眼流泪、左眼充血”的细节,将角色的精神分裂状态外化。
最后,他一人分饰两角,把容貌相同但一正一邪的兄弟俩演出了细微差别。另一位男演员黄宗泽尤擅塑造亦正亦邪的复杂形象,仅凭眼神和语气变化就能实现角色的正邪切换。比如让声线从低沉厚重的“低音炮”状态,突然转为气声冷笑,为王建这个角色赋予了天生的可信度与独特魅力。

男性角色外,阚清子饰演的心理医生陈雅辛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与韩旭间温情的互动为高度紧张的剧情增添了些许人性温度。在心理诊疗室中,她通过温柔的语气、关切的眼神,将对韩旭的关心与帮助自然展现,成为剧情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情感纽带,也让观众体会出角色间复杂微妙的情感关系。
一般短剧演员多为缺乏长期深耕影视作品经历的新人,再加上受成本、周期限制,他们大多只能进行“功能性表演”,而且对复杂角色表演生硬、情绪单一,往往靠夸张剧情吸引观众。较之短剧演员,可以说《搏忆》的几位主演实现了演技赋能,有效提升了短剧质感。
发展趋势:制作品质上的精品提升
如果以影视精品的眼光严格审视《搏忆》,尚存在一定问题:三地不同口音的演员全部原声出演,固然是专业上的高要求,但损失了一部分互飙台词的高光时刻。其中,黄宗泽与霍建华对峙的片段有效仿《寒战》中梁家辉与郭富城的意味,但因为黄宗泽采用普通话而不是粤语损失了台词高光。此外,剧集为了提升悬疑感不断反转,但剧情密度在19分钟/集(共24集)的体量之下有些拥挤。但瑕不掩瑜,这些都是风格融合和短剧精品化尝试过程中的痕迹。

随着媒体技术的持续进步和观众观剧时间的碎片化,短剧在技术赋能与受众需求的双重助推下,不仅是舒缓疲劳的文化快餐,同样能够成为承载严肃议题与艺术探索的重要媒介。
作为推动短剧质感提升的代表作品,《搏忆》的核心价值正体现在对短剧表现形式与艺术质感的创新性融合探索,以更细腻的叙事节奏、更考究的视听语言,为短剧的精品化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路径。
作 者
张冠男,北京开放大学城市管理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