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评论

“鸟巢”为啥“忙个不停”(纵横)

2025-11-03 13:12

在北京城市中轴线的璀璨地标中,国家体育场“鸟巢”吸引着不少人的目光。从2008年奥运圣火点燃到2022年冬奥“雪花”飘落,这座全球首个双奥开闭幕式场馆见证了中国体育的荣耀时刻。当赛事的聚光灯熄灭,“鸟巢”并未陷入沉寂,而是“忙个不停”,为全球大型奥运场馆赛后利用贡献了宝贵的中国经验。

“鸟巢”有多忙?从“档期表”中可观一二:11月迎全球移动电竞总决赛,2026年日历已“满格”,2027年还将举办世界田径锦标赛。“鸟巢”的“忙”已成常态——意大利超级杯、“沸雪”单板赛、国际马术大师赛等轮番登场,明星演唱会频频上新。“鸟巢”没有“赛后空窗”,而是一场接一场的人声鼎沸。

“忙”是表象,背后是功能迭代的主动求变。“鸟巢”把赛事、演艺、会展、电竞、公益等统统装进“钢碗”。通过“大型赛事+文化演出+旅游休闲”的立体布局,“鸟巢”逐步突破功能边界,成为“一年迎客500万、覆盖折旧还盈利”的多功能场馆。

“忙”更是由于理念创新。在绿色低碳成为全球发展共识的今天,中国对资源价值的理解早已超越简单的节约,上升为“全生命周期利用、重大遗产转化”的系统思维。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活动后,天安门广场观礼区的约5万把临时座椅,被分批投放至公园绿地、体育场馆、学校礼堂等场地,供市民闲坐休息,实现循环利用。

无论是阅兵观礼座椅的精准转运,还是“鸟巢”的多元运营,都体现了系统谋划、前瞻布局的治理理念。这种事前规划、事中保障、事后转化的全链条思维,让资源找到“第二次生命”。

放眼未来,鸟巢的“忙”还有更大想象空间。当一座场馆既可呈现建造领域中国标准,能承载全球顶级赛事,又能为老百姓提供公共活动空间,它就不再是冰冷的钢筋水泥,而是一台与时代同频的“城市发动机”。在人声鼎沸与灯火璀璨之中,“鸟巢”写下了具有启示性的答案——奥运遗产不只是回忆,更通向未来。

(摘编自《湖北日报》,原题为《鸟巢之“忙”:高光过后的日常坚守》)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