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磅原创

【地名里的甘肃】从地名看陇南历史变迁

2025-11-05 09:24 来源: 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地名里的甘肃】

从地名看陇南历史变迁

青木川古镇

李振华

在甘肃东南部的崇山峻岭间,西汉水与白龙江蜿蜒流淌,滋养着这片古老的土地。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已有人类繁衍生息。考古学家裴文中先生在《甘肃史前考古报告》中详细记载了此地出土的大量彩陶、石器等史前文物,见证了文明的曙光。秦汉时期,这里成为氐羌民族的聚居之地,中央王朝先后设立“武都道”与“武都郡”进行治理。到了风云激荡的南北朝时期,氐族杨氏更在此建立包括“武都国”在内的多个地方政权。这三个以“武都”为名的行政建置,犹如三个历史坐标,标记着这片土地从秦汉到南北朝的政治变迁和民族融合。

武都道:秦汉边陲治理的见证

“武都道”这一建置,最早见于汉初史料。《史记·高后本纪》明确记载:“武都道山崩。”班固在《汉书》中同样记录了这一事件,并特别注明“武都道属武都郡”。更为确凿的证据来自考古发现,张家山汉墓出土的《二年律令·秩律》竹简中,在编号459(C220)的简文中清晰列出了“辨道、武都道、予道、氐道”等一系列道名。这些珍贵的文字记载,共同印证了汉初确实存在武都道这一建置。

值得注意的是,秦朝虽未直接记载武都道,但史学界公认“汉承秦制”的基本史实。秦朝在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郡县制行政体系。汉朝在立国之初,大多沿用了秦朝的行政建制。因此,学者普遍认为武都道的设置应当追溯至秦代。后晓荣在《秦代政区地理》中通过详细的考证指出,武都道在秦和汉初确实存在,且隶属于陇西郡。刘琳在《华阳国志校注·汉中志》中也认为“武都疑秦已置县”。

关于武都道的具体位置,《中国历史地图集》将其标注在今甘肃西和县东南,《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也记载其治所在今甘肃西和县南。这一考证结果已被学界广泛接受。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秦代设置的武都道与后来汉武帝设立武都郡时的武都县治所并非同一地点,这反映了不同时期行政中心的地理变迁。

武都郡:汉武帝开疆拓土的产物

武都郡的设置较武都道为晚,是汉武帝经略西南地区的重要成果。据《元和郡县志·陇右道》武都郡条记载:“元鼎六年开白马氐以其地以武都郡”。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派遣中郎将郭昌、卫广征伐白马氐,在其故地设立武都郡。

《魏书·列传·氐》对此有更详细的记载:“氐者,西夷之别种,号曰白马。三代之际,盖自有君长……秦汉以来,世居岐陇以南,汉川以西,自立豪帅。汉武帝遣中郎将郭昌、卫广灭之,以其地为武都郡。”这段记载不仅说明了武都郡的前身是白马氐的聚居地,还揭示了中央王朝对西南地区加强统治的历史进程。

在《汉书·列传·西南夷》中,我们能看到更宏大的历史背景:“以邛都为越嶲郡,莋都为沈黎郡,冉駹为文山郡,广汉西白马为武都郡。”这说明武都郡的设置是汉武帝在整个西南地区推行郡县制的一部分,是汉朝疆域扩展和行政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史记·秦本纪》中已出现“武都”之名:“二十七年,伐南山大梓,丰大特。徐广曰,今武都故道有怒特祠……”虽然这里记载的是一个充满神话色彩的故事,但说明“武都”作为地名在秦代已经存在,且与“故道”并列,反映出这一地区悠久的历史渊源。

武都国:南北对峙中的民族政权

公元5世纪,中国历史进入南北朝对峙时期。在甘肃东南、陕西西南与四川西北的交界地带,氐族杨氏先后建立了前仇池国、后仇池国、武都国、武兴国和阴平国五个地方政权,武都国是其中之一。这个政权虽然存在时间不长,却在南北对峙的复杂格局中扮演了特殊角色。

武都国的建立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据《宋书》等史料记载,元嘉十九年(442年),北魏大军攻破仇池,使得南朝刘宋的“汉中渐孤”。面对这一战略困局,刘宋政权迅速作出反应。元嘉二十年(443年)三月,宋军击败北魏驻军,同时利用氐族民众反对北魏统治的民族情绪,支持氐族豪帅杨文德建立武都国。

武都国以蒹芦(今甘肃武都外纳镇)为中心,其疆域“东据略阳,西界南坪,南有平武,北邻宕昌”,正好处在南北政权的交界地带。这个政权虽然仅存34年(443—477年),却是南朝对抗北魏的重要军事屏障。陈金凤在《魏晋南北朝中间地带研究》中指出,武都国等氐族政权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南北双方的力量对比,影响了这一时期的地缘政治格局。武都国的建立和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南北朝时期复杂的政治关系。

从武都道到武都郡,再到武都国,“武都”二字贯穿了这片土地近八百年的历史变迁。每一个名称背后,都代表着不同的政治实体和治理模式,反映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动态调整。

武都道作为秦汉时期的特殊建置,体现了早期中央王朝对民族地区的治理智慧。在秦汉行政体系中,“道”通常设在民族聚居区,其治理方式与内地县制有所不同,显示出因地制宜的治理理念。

武都郡的设立,则标志着中央政权对西南地区的直接统治进一步加强。从汉武帝元鼎六年设郡开始,武都郡成为汉朝在西北边疆的重要行政区划,这一建置一直延续到魏晋时期。武都国的出现,既反映了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局面,也展现了少数民族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自主性。虽然其存在时间较短,但作为氐族杨氏建立的五个政权中的重要一环,在陇南地区的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记。

当我们追溯武都道、武都郡、武都国的历史轨迹,不仅是在梳理一个地名的变迁史,更是在解读中国西北地区民族关系、行政建置与地域开发的发展历程。这三个以“武都”为名的历史建置,如同三个时空坐标,帮助我们理解陇南大地从秦汉到南北朝的政治演进、民族融合与文化变迁。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