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评论

立足本土,赋能发展布局微短剧赛道的思考与建议——山西省委组织部《网络微短剧业务培训》的启发与展望

2025-10-15 22:28 来源: 河东广电人

近期,我有幸参加了由省委组织部主办的《网络微短剧业务培训》,深受启发,视野大开。本次培训系统揭示了微短剧作为新兴传播形态的巨大潜力与战略意义。为积极响应媒体深度融合号召,紧抓时代机遇,结合我台实际,探讨如何将培训所学转化为实战方略,以 “深耕政务宣传” 与 “赋能本土品牌” 为双核驱动的发展路径,为我台在新赛道中找准定位、赢得先机提供系统性规划。

IMG_256

一、为何微短剧是战略必争之地

省委组织部的此次培训,指明了微短剧不仅是内容产业的风口,更是新时代创新社会治理、强化意识形态阵地、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我台布局微短剧,是基于以下三重战略判断:

1. 落实上级部署的政治任务:微短剧是媒体深度融合的最佳实践场之一。利用其开展政务宣传与舆论引导,是主流媒体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职责所在,是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的直接体现。

2. 重塑本土影响力的关键举措:我台必须抢占这一与年轻受众对话的新阵地。微短剧的传播逻辑能有效提升我台在本地新媒体舆论场中的声量与影响力,巩固主流舆论地位。

3. 开拓发展新域的有力探索:微短剧为传统广电的经营模式创新提供了突破口。通过为政务部门和本土企业提供高附加值的定制化内容服务,能够探索出一条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俱佳的增长新路径。

IMG_257

二、我台的优势与基础:将组织信任转化为发展胜势

与市场上的社会化制作机构相比,我台在此赛道拥有四项无可替代的核心优势:

1.组织的公信力与权威性:“电视台出品”意味着严谨、可靠与权威,这是承接党委政府部门项目的根本前提,也是品牌合作的信任基石。

2.成熟的在地关系网络:我台与市、区(县)各级部门及重点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具备快速响应、精准对接的独特渠道优势。

3.专业的视听制作底蕴:我台拥有专业的策划、拍摄、制作团队与设备体系,能够确保内容产品在视听品质上立于高起点。

4.对本土文化的深刻理解:我们最懂本地的历史文脉、风土人情与话语体系,能创作出最具地方特色和群众共鸣的优秀内容。

三、双轮驱动,服务与赋能并举

基于培训启发与我台实际,建议采取“双轮驱动”战略,实现重点突破:

1. 政务微短剧:从“完成任务”到“打造精品”

培训中剖析的法院系统成功案例(如《法官的荣耀》系列《即将出庭》系列)为我们提供了范本。其成功核心在于:“选取民生关切的真实案例 + 实现专业内容的通俗转化 + 采用本色出演增强网感 + 依托融媒体矩阵精准触达”。

我台可系统化地将此模式推广至:

(1)政法系统:与法院打造“执行故事”系列,与公安打造“反诈实录”系列,与司法局打造“民法典情景剧”。

(2)民生部门:与应急管理局合作“安全警示剧场”,与市场监管局合作“消费维权指南”,与人社局合作“社保政策解读剧”。

(3)服务升级:从被动执行升级为“全案顾问式服务”,提供从选题策划、剧本创作、专业拍摄、后期制作到传播规划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成为各部门最专业、最可靠的“短视频内容合伙人”。

2. 品牌赋能微短剧:从“硬广投放”到“价值共创”

超越传统广告思维,用微短剧为本土企业、特色产品、文旅景区进行深度品牌叙事。

(1)为“老字号”讲新故事:为本地知名品牌创作品牌故事微短剧,聚焦匠心传承与创新,深化品牌情感价值。

(2)助“土特产”走网红路:围绕本地特色农产品,创作“新农人日记”等题材系列剧,在剧情中自然展示产品特色,结合电商实现 “内容即消费”。

(3)为“好风光”做引流计:为本地景区、古镇、美丽乡村定制“文旅情景短剧”,将风景、文化、美食无缝植入动人故事,直接引导游客“打卡”消费。

IMG_258

四、实施路径:三步迈进,行稳致远

第一阶段(近期:立标杆,建能力)

目标: 成功交付2-3个政务微短剧标杆项目,跑通标准化流程。

行动:

1. 组建精锐团队:成立微短剧专项小组,确保组织保障。

2. 打造样板工程:集中资源,与1-2家重点单位合作,打造出具有影响力的爆款作品,形成我台的“实力名片”。

3. 强化内部赋能:开展系列专项培训,并针对性补充轻量化、高效率的拍摄制作设备。

第二阶段(中期:扩领域,树品牌)

目标: 服务覆盖主要政务部门,成功试点商业赋能项目,确立我台微短剧品牌。

行动:

1. 产品套餐化:针对不同客户需求,设计灵活的服务产品线。

2. 运营栏目化:与核心部门共建固定微短剧栏目,形成持续影响力与品牌效应。

3. 探索市场化:与本土头部品牌或文旅项目合作,深度探索品牌赋能的商业模式。

第三阶段(长期:建生态,促融合)

目标: 构建本地微短剧内容生态,实现从宣传到产业的价值延伸。

行动:

1. 孵化自有IP:基于前期积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本地文化IP微短剧。

2. 推动产业联动:深化“微短剧+文旅/电商”模式,让内容真正为地方产业发展赋能。

3. 寻求高位合作:积极与省级平台或头部短视频平台建立联系,将我台的优质内容推向更广阔市场。

五、保障与展望

布局微短剧赛道是我台转型发展的关键一步。我们需要在机制上给予项目组更大的灵活性与自主权;在人才上建立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相结合的双轨机制;在激励上探索与项目效益挂钩的市场化考核方式。

相信,在省委组织部培训精神的指引下,在台领导的坚强领导下,我台定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微短剧的新赛道上,不仅成为本地政务传播的核心服务者,更成为本土品牌与产业发展的卓越赋能者,从而在媒体融合的浪潮中,筑牢主阵地,开创新未来。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