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磅原创

泾川:全链布局激活苹果产业新动能

2025-10-16 16:45 来源: 平凉日报

泾川:全链布局激活苹果产业新动能

□记者 吕金龙

金秋的泾川,苹果园里弥漫着丰收的香甜。矮化密植的果树上,红彤彤的苹果压弯枝头,果农们穿梭林间,动作娴熟地采摘、分拣、装箱,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今年苹果品质特别好,收购价比去年高了近五毛钱,加上合作社统一销售,我家五亩果园能多赚两万多!”飞云镇果农王建国一边麻利地打包苹果,一边盘算着今年的收成。他身后,一箱箱贴有“甘味”标识的泾川苹果正被装上货车,即将发往全国各地。

这样的丰收景象,在泾川县的果园里比比皆是。近年来,泾川县紧扣“优质高效、绿色有机、全链提升”的产业发展方向,推动苹果产业实现全链条升级,让曾经的“红苹果”变成了助力乡村振兴的“金果子”。

  科技赋能,筑牢产业根基

“以前管果园全凭老经验,现在有专家手把手教技术,修剪、施肥、防病虫害都有标准,苹果品质一年比一年好。”窑店镇龙盘村的果农李建军拿着刚领到的《果园管理技术要点》手册感慨道。在他身后,整齐划一的矮化密植果园里,技术专家正在现场示范果树拉枝技巧。

为破解果农的“技术难题”,该县组建了由省市级专家、技术干部和“土专家”“田秀才”组成的科技服务团队,通过“室内讲座+田间实操+线上指导”的模式,开展分层分类培训。今年以来,已邀请省内外知名果树专家开展技术讲座6期,组织市县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培训25期,累计培训果农2.3万人次。

在高平镇胡家峪村的矮化密植果园里,技术专家一边调整枝组角度,一边向围观的果农解释:“这样能让果树通风透光更好,结出的苹果又大又甜。”细致的讲解让果农们豁然开朗,纷纷在自家果树上尝试起来。

在推进标准化生产方面,泾川县制定印发了《果园管理技术要点》,指导果农落实整形修剪、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治等关键措施。截至目前,全县已完成果园标准化管理15万亩,病虫害绿色防治16.5万亩,果树修剪17.5万亩,配方施肥17.6万亩,果实套袋15.1亿只。

针对农业生产中常见的低温霜冻、雹灾等风险,泾川县积极落实政策性农业保险,今年已完成苹果丰产园参保2.67万亩,为果农撑起了“防护伞”。

品种优化同样是泾川县提升果品质量的重要举措。通过引进维纳斯黄金、瑞雪、红思尼克等新优品种,在飞云、窑店、党原等乡镇新建7处矮密栽培示范园,面积达4000亩,配套立架滴灌设施2828亩。同时,改造树形老化、果园撂荒的低效果园3.8万亩,确保全县果园面积稳定在18.15万亩,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延链补链,激活发展动能

在玉都镇现代苹果智能化服务中心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在紧张施工。这个由甘肃百丰源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的项目,是泾川县今年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之一。

“有了这个智能化服务中心,我们的苹果分拣、储存更方便了,还能通过大数据分析市场需求,卖个好价钱!”公司负责人指着初具规模的厂房介绍道。该项目已完成投资5200万元,建成后将为周边果农提供集分拣、仓储、销售于一体的全链条服务。

泾川县委、县政府深知,要推动苹果产业全链发展,必须补齐产业链短板。今年以来,该县紧扣现代果业高质量发展目标,谋划苹果产业建设项目11个,总投资9.06亿元,重点围绕矮化密植园建设、设施配套、果品深加工等领域开展招商引资。

除了甘肃百丰源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外,泾川县还与甘肃乐果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1000吨果脯深加工项目,目前正在紧张筹备中;县恒兴果汁厂也已洽谈成功,预计9月底开工生产。这些项目的落地,有效填补了泾川县果品深加工领域的空白,推动苹果产业从“卖鲜果”向“卖产品”转变。

为壮大市场主体,泾川县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目前全县已培育果品龙头企业14家,产业经济合作组织183家,发展营销组织210多家、果品经纪人225人,形成了“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企业为果农提供种苗、技术指导,合作社负责组织生产,农户按标准种植,最后由企业统一收购销售,实现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党原镇赵家村果农张小平深有体会地说:“我加入合作社后,不仅能拿到优质种苗,还有专家指导种植,苹果成熟后企业上门收购,再也不用愁销路了,去年光种苹果就赚了8万多元。”

此外,泾川县还不断提升果品仓储能力,目前全县果品仓储能力已达15万吨,建成分拣、清洗、包装等生产线2条,培育发泡网、果筐、果袋等配套中小企业5家。随着产业链条的不断完善,产业的抗风险能力和综合效益得到显著提升。

  品牌引领,拓宽增收渠道

“各位网友看过来,我们泾川苹果色泽鲜艳、口感脆甜,现在下单还有优惠……”在泾川县某果品合作社的抖音直播间里,负责人正热情地向网友展示苹果品质。直播不到一小时,后台就收到了上百个订单。

“没想到我们泾川苹果能卖到东南亚!现在通过线上直播,每天都能接到不少订单,销量比去年翻了一番。”该负责人兴奋地说。

泾川县始终把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作为产业增收的“关键招”。在品牌培育方面,该县全力打造“甘味”品牌矩阵,目前已有2个苹果企业商标入选“甘味”农产品品牌目录。为讲好泾川苹果品牌故事,该县持续开展赛园赛果、农民丰收节等活动,今年精心筹备参加第四届中国苹果产销峰会暨“静宁苹果”产业招商推介大会,并组织企业参加国家、省市果品展销会、鉴评会、博览会3至5次,进一步提升泾川苹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市场开拓上,泾川县采取“线上+线下”双线发力的模式。线下,与全国20多个省市的企业建立稳定供销关系,果品远销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线上,依托抖音、拼多多等电子商务平台,组织企业开展线上营销。据统计,今年以来已引导企业销售泾川苹果1360多吨,销售库存苹果7万吨。

与此同时,泾川县还健全果业联农带农机制,通过果园托管、订单生产、产品代销等方式,吸纳农村劳动力务工就业,带动农户发展生产。今年,泾川县预计果品产量28万吨,果产业产值达26亿元,更多果农通过务苹果实现了增收致富。

看着满载苹果的货车缓缓驶出村口,王建国擦了擦额头的汗珠,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打算用今年增收的钱,给家里添置些新家具,再存一部分给孩子做教育基金。“只要跟着县里的政策走,咱果农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红火。”

如今,泾川县苹果产业已形成“种植有标准、加工有企业、销售有渠道、品牌有影响”的全链条发展格局。下一步,泾川县将继续围绕“优质高效、绿色有机、全链提升”的产业发展方向,持续抓好果园管理、招商引资和宣传推介工作,推动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让更多果农在产业发展中收获满满,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从单一种植到全产业链发展,从传统经验到科技赋能,从提篮小卖到品牌营销,泾川苹果产业的转型升级之路,正是中国乡村产业振兴的生动缩影。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科技、资本、人才的活水正源源不断地注入,浇灌出更加丰硕的成果,助力群众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