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亭:小镜头“圆”了幸福梦
小镜头“圆”了幸福梦
□记者 张小兵 王静
十月的华亭,风清山川秀,大地披彩妆,处处美如画。
“乡亲们,我知道大家都想去祖国的首都北京看看,今天,我们就通过镜头,带领大家一块和北京天安门合影留念好不好?”
在砚峡乡曹家沟村的村委会大院里,温润的阳光洒满院落,金黄的树叶随风轻舞。一场特别的“圆梦行动”正在上演。年青的驻村干部王静用一方幕布、一台相机,为从未到过北京的村民们搭建起一个充满仪式感的“天安门城楼影棚”,引导大家和天安门合影。
“大爷,把军功章戴端正,对,就这样!”“奶奶,把手里的红旗举高一点,笑得再开心些。”驻村干部王静半蹲着身子,一边调整相机参数,一边柔声引导着镜头前的乡亲们。
“好的,就也这样,笑容再灿烂一点,我按快门了。”幕布上,天安门城楼巍峨庄严,金色的琉璃瓦在秋阳下流光溢彩,与村民们绽放的笑脸交相辉映。
这个暖心创意的源头,要追溯到国庆前夕的一次寻常走访。
驻村工作队走进村民家中时,发现老人们正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阅兵仪式,眼神中流露着难以掩饰的向往。
“我们这把年纪,最远就到过县城,要是能亲眼看看天安门该多好……”70余岁的倪天新老人一句质朴的感叹,深深触动了在场的工作队员。
“既然乡亲们去不了北京,我们就把天安门‘请’到村里来。”当晚的工作队会议上,王静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响应。
说干就干,她通过网络订购了高清背景布,同时协调摄影设备、学习摄影技术、准备鲜艳的小国旗……三天后,一个充满创意的“天安门影棚”在村委会院子惊艳亮相。
和天安门城楼合影的消息像秋风吹过山野,迅速传遍整个村庄。76岁的老奶奶王彩霞早早换上过节才穿的新衣裳,精心打扮;退伍老兵郑重地佩戴上军功章,还有全家老少一齐出动,要在“天安门”前留下珍贵的全家福。
为让每个村民都能从容拍照,工作队精心排班分组,利用农闲时段分批拍摄。两个多月来,相机快门声不断响起,138户村民的300多个幸福瞬间被一一定格。每张照片被精心装帧,逐一送到了村民手中。
“这张照片我要放在床头,每天醒来第一眼就能看到。”王彩霞摩挲着相框,眼眶湿润。
如今,这些承载着特殊记忆的照片,被村民们珍藏在客厅最显眼的位置,有的设成了手机屏保,有的寄给了远方的儿女。
一场看似简单的摄影活动,不仅圆了村民们多年的“首都情节梦”,更将驻村干部的深情,乡亲们深深的感动永远定格在了这个秋天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