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磅原创

定西:一杯咖啡里的乡村振兴新范式

2025-09-08 08:56 来源: 定西日报

一杯咖啡里的乡村振兴新范式

新定西·定西日报记者 陈 昕

黄土塬上,窑洞之中,咖啡香气与田野清风交织——这幅看似违和却和谐的画面,正在定西市安定区的青岚山生态旅游景区悄然上演。一家名为“窑见咖啡”的窑洞咖啡馆,不仅成为网红打卡地,更撬动了整个乡村文旅产业的升级变革。这杯飘香黄土塬的咖啡,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其中蕴含的乡村发展新智慧。

“窑洞咖啡”的成功,首先在于其对“反差式沉浸体验”的精准把握。年轻人追求新奇与差异,黄土高坡的粗犷与咖啡文化的精致结合,创造出独特的消费吸引力。这种“土与潮”的碰撞,不是简单的元素堆砌,而是一种深度的文化融合。它提醒我们,乡村振兴不是推倒重来,而是本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创造性结合。乡土元素非但不是落后符号,反而成为独具魅力的差异化资源。

更值得称道的是,这里探索出的“1+N”文创消费链模式。一杯咖啡不再只是饮品,而是成为连接多种业态的消费纽带。马克杯底的餐饮抵用券、书签上的民宿预订码、杯垫变身集章卡,这些小巧思构建起消费生态圈,有效破解了乡村游“留不住人”的难题。游客停留时间从2小时延长到6小时以上,单日创收超2万元,这些数字印证了业态联动带来的乘数效应。  

这杯咖啡的醇香,还飘进了当地农户的生活。景区通过“在地农产品专柜”直供销售周边农户的土鸡蛋、高原夏菜、马铃薯等农产品,实现了“景区旺、农民富”的良性循环。更可贵的是,它为村民提供了转型发展的新路径。经过培训,27岁的王晓玺从从未碰过咖啡机的农家姑娘成长为专业咖啡师,这样的“新从业者”在景区还有23人。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这种“让村民懂技能、有体面地融入现代产业链”的理念,无疑是对人才振兴的生动诠释。

从更深层次看,“窑洞咖啡”的成功实践,提供了乡村文旅从“单点突破”到“业态联动”的宝贵经验。过去许多乡村地区“有资源、没业态”“有游客、没消费”的困境,在这里得到了破解。它以咖啡为切入点,深挖本土文化,盘活闲置资源,串联起农产品销售、村民就业、文创开发等环节,实现了文化传承、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有机统一。

这杯黄土塬上的咖啡,启示我们乡村振兴需要创新思维和跨界融合的勇气。它不是简单复制城市模式,也不是固守传统不思变革,而是找到传统与现代、乡土与时尚的最佳结合点。当下,不少地方发展乡村文旅仍停留在观光游览的初级阶段,缺乏业态创新和深度体验设计。“窑洞咖啡”的模式表明,只有让游客能够沉浸式体验当地文化,形成情感连接,才能实现从“过境地”到“目的地”的转变。

暮色降临,窑洞咖啡馆的暖黄灯光与星空露营基地的篝火交相辉映,民谣歌声中,游客们品尝着咖啡欣赏黄土高原的别样风情——这幅画面勾勒出乡村文旅的理想图景。从一孔窑洞到一个文旅空间,从一杯咖啡到全业态消费链,“窑洞咖啡”的创新实践,是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生动诠释,也为更多乡村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发展思路。

期待这缕咖啡香能飘得更远,启迪更多乡村找到适合自己的振兴之路,让村民的日子随着业态的创新不断增添新滋味,让乡村振兴真正呈现出千姿百态的活力图景。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