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树重焕生机 平凉古树名木抢救复壮项目在崇信启动
每日甘肃网讯(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于金玉)近日,平凉市2025年古树名木抢救复壮项目在崇信县拉开帷幕,通过科学施策助力千年古树重焕生机,为守护地域生态记忆与文化根脉注入新动能。
技术人员正在为锦屏镇庙台村一棵千年古槐涂防腐剂。
古树名木作为自然与历史的“活化石”,既承载着一方水土的生态变迁,更凝结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不可再生的生态与文化双重宝贵资源。崇信县古树名木众多,此次项目启动,旨在以专业复壮技术为支撑,让历经千年岁月的古树恢复健康活力,持续延续平凉市的历史文脉,留存群众心中的乡愁记忆。
本次抢救复壮工作精准聚焦崇信县锦屏镇、黄乡、黄寨镇3个乡镇,涉及8株树龄超1000年的古树。为确保复壮措施科学有效、贴合实际,专业技术团队严格遵循“一树一策”原则,针对每株古树的树势强弱、生长环境差异,量身制定复壮方案。方案以枯枝清理为基础,同步推进树体防腐加固、病虫害综合防治、土壤改良优化等重点工作,为古树健康复苏构建全方位技术保障体系。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平凉市林草局主动牵头统筹,崇信县林草中心具体组织实施,各责任乡镇、村社积极协同配合,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项目启动会上,各方不仅明确了任务分工与时间节点,还通过宣传引导,广泛动员群众增强古树保护意识,鼓励公众参与复壮工作,为项目顺利开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为严把项目质量关、加快推进进度,崇信县林草中心抽调骨干技术人员,对复壮工作实行全程跟踪督导。技术人员在现场监督施工流程的同时,同步学习先进复壮技术、积累实践经验,确保各项措施精准落地、落实到位。截至目前,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效,3株古树的复壮工作已顺利完成,剩余5株古树的复壮作业正按计划有序推进。
下一步,崇信县林草中心将继续强化跟踪督导力度,确保剩余5株古树复壮工作如期高质量完成。同时,将进一步建立健全古树名木长效管护机制,明确各责任单位、各级林长及护林员的管护职责,通过定期巡查、动态监测,为古树名木的健康生长保驾护航,推动千年古树在新时代持续焕发绿色生机,实现生态价值与文化价值的永续传承。
欢迎全省各地的通讯员踊跃投稿:mrgst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