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名企

中国太保架起连心桥 大病保险解民忧

2025-11-05 18:55

从甘肃临夏州东乡县城出发,经过一小时车程,其中一半盘山路,便到了汪集镇岔巴村,3岁的马良(化名)正在院子里玩耍。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最近两年已住院治疗19次,花费18万余元。通过基本医保报销8万余元,大病保险报销约5万元,大大降低了家庭压力。

临夏回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曾因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基础薄弱、贫困程度较深,被列入国家“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2017年,中国太保响应国家号召,扎根临夏州承接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业务,为破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筑起了第二道坚固的屏障。

从“跑断腿”到“秒结算”

“为了专心做好大病保险,我们专门设立临夏中心支公司,专注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中国太保寿险甘肃分公司副总经理李康辉介绍,刚起步时,针对当地医保理赔时效长、理赔手续繁琐、政策知晓率低等问题,公司在当地完善大病保险报销网点建设,加强“一站式”即时结报系统对接,深入乡村扩大群众对政策的知晓度。

中国太保为此大力度投入专项成本。首先网点下沉便民化,报销窗口逐年增加,目前实现县均2个服务点全覆盖,让群众“少跑路”。其次系统对接智能化,打通“一站式”即时结报系统,理赔时效从3-15天压缩至2-3分钟。通过建设专业化数据平台提升服务,特别是住院提前介入,做好用药配合;还在太保系统内首次将DEEPSEEK接入,快速解答群众问题,了解药品等情况,让群众感受到温暖。

临夏州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域,生活着42个民族的群众。因此太保专门组建宣传队精准宣传保险政策,工作人员踏遍全州1149个行政村,发放资料16.27万份,用方言土语让群众读懂政策。

既要适应方言土语,又要兼备专业知识,工作难度可想而知。为了让政策宣传更深入扎实,临夏州医保局、金融监管分局等部门牵头,每年专门组织2期大病保险工作人员培训,每期2天,以此提升一线工作人员掌握医保政策、医疗知识及保险专业技能等全方位的能力。在当地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现在临夏州的群众大病保险参保率达到98%。

按照《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的患者,出院结算均可享受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服务,患者只需结清个人自负部分即可出院,减少患者跑腿。中国太保也成为临夏州最早一批打通“一站式”即时结报系统的保险公司,并持续不断刷新理赔服务的“太保速度”。

做扎根基层的“保险摆渡人”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具有普惠性和保障性的特点,在基本医疗保障的基础上,两者综合起来,患者整体报销比例进一步提高。

据了解,甘肃省大病保险筹资标准为每人每年115元,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提取。参加甘肃省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同步享受大病保险相关待遇,个人不再另行缴费。对特困人员、孤儿、城乡低保对象和农村返贫致贫人口大病保险支付比例在普通群众报销基础上提高5个百分点,不设年度最高支付限额。

在临夏州积石山县大河家镇韩陕家村,15岁的马阳(化名)和弟弟马亮(化名)兄弟二人因患尿毒症,从2024年起就在当地医院进行透析治疗。高额的花费,让患者及家属承担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压力。刚开始,患者家庭对医保政策不了解,中国太保大病项目工作人员主动上门耐心解释说明,定期上门讲解政策及报销情况,缩短理赔时效,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大病保险的优越性及普惠性。

当地韩陕家村干部说,现在农村不愁吃穿,教育、住房和基本医疗都有保障,农村返贫主要还是大病导致。当地通过基本医疗保险报销一部分,大病保险报销一部分,再就是当地的政策兜底,低保、基金会等补助,村委帮助患者家属在家门口就业,或对接去东部省份打工等方式,提高家庭经济收入来解决群众的难题。

“在少数民族聚居区,除了会用民族语言讲解大病保险政策,还要深入基层开展驻村工作,当好摆渡人,要用‘较真’精神确保报销无遗漏,架起连心桥。”中国太保寿险临夏中心支公司负责人陈宗义在临夏州工作多年深有感触,如今当地群众称赞:“百问不厌、百答不烦,这些娃娃是真为我们着想!”

截至2025年9月,中国太保在临夏州大病保险累计赔付78.83万人次,赔款总计14.28亿元,其中贫困人口累计赔付48.73万人次,赔款总计7.22亿元。切实解决了参保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8年来,中国太保就像一条坚韧的纽带,深深融入临夏州基层保障体系,用值得信赖化作乡亲们心中的暖流。

来源:太平洋保险集团品牌部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