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磅原创

从爱不释手到角落积灰 “玩具围城”困境,家长如何破局?

2025-10-16 08:36 来源: 兰州晚报

从爱不释手到角落积灰

“玩具围城”困境,家长如何破局?

闲置玩具占据了家里有限的生活空间

每天下班回家,王女士都要跨过散落在地的积木和毛绒玩具——这些曾经被孩子珍视的礼物,如今却成了客厅里的“障碍物”。像王女士一样,随着二孩家庭增多和节日礼赠习惯,许多家庭正面临“玩具围城”困境,还有“既舍不得扔,孩子又不玩”的尴尬局面。这些被遗忘的玩具不仅占据着有限的生活空间,更承载着家长对浪费的愧疚与教育方式的反思。

 你家玩具能“存活”多久?

  六成家长表示不超过一个月

王女士是一位典型的95后年轻宝妈,自孩子出生后,从早教玩具到益智玩具,再到各类潮流新品,她为孩子购置的玩具种类繁多。今年孩子过生日时,爷爷奶奶送了一款电动玩具车作为礼物。刚拿到时孩子爱不释手,每天都要玩上好久,可仅仅过了两三周,玩具车就被扔在了角落,孩子转而迷上了新买的拼图。总之就是,给孩子买的玩具都快堆得家里无处下脚了,可孩子好像没有几件特别喜欢的,总是玩一件扔一件。

家有两宝、喜欢做收纳的胡女士对此也有很多话想说:堆积如山的毛绒玩偶占据了沙发角落,电动轨道车在茶几下方蜿蜒盘旋,塑料积木块从收纳箱溢出散落满地。她发现,即便购置了大型玩具收纳柜,尽管前一天晚上刚刚整理好,但第二天一早,孩子们又会以惊人的“行动力、创造力”将玩具翻得到处都是,各种零部件混杂,使得整个客厅一片混乱。每天晚饭后,她都会要求孩子们一起收拾玩具,然而,他们的动作总是慢得如同蜗牛,一整晚的时间就这样在整理玩具中流逝。这种“收纳—溢出—再收纳”的循环,让客厅空间逐渐被色彩斑斓的塑料制品吞噬,“甚至影响日常起居和亲子互动质量”。

记者走访发现,近六成家长表示,孩子新得到的玩具平均“存活”时间不超过一个月,很快就会被新的玩具所取代。许多家长无奈地表示,孩子对玩具的热情就像一阵风,来得快去得也快。新玩具买回来时,孩子会兴奋地玩上几天,可一旦新鲜感过去,就立刻被抛诸脑后。有的家长提到,孩子看到广告或者别的小朋友有新玩具,就会吵着要,可真正拿到手,玩不了多久就腻了。这种频繁更换玩具的现象,不仅家长的经济负担加重,也让家里堆积了大量闲置的玩具。

孩子的玩具不在少数

闲置玩具怎么处理?

  送人往往被婉拒 出售鲜有人问津

扔了可惜,放在家里又占地方,为了合理处理闲置的玩具,家长们各显神通。

呦呦妈妈见了同事和朋友总是会特别热心地赠送玩具,她觉得,把闲置玩具送给熟悉的人,既能让玩具继续发挥价值,又能增进彼此的感情。可渐渐地她发现,并不是所有朋友都乐意接受这些二手玩具,有的担心玩具的卫生情况,有的觉得孩子可能不喜欢,所以她送出去的玩具也经常被婉拒。

“七成新的学步车,40元,同城可以上门自提”“全新布鲁可大颗粒恐龙,50元”……也有家长尝试在二手交易平台上售卖闲置玩具,可效果并不理想。宝妈顾女士打开自己的二手平台分享说,二手玩具市场鱼龙混杂,买家往往对玩具的新旧程度、质量等要求较高,害怕玩具存在细菌或者小零件脱落等隐患。很多二手玩具本来标出的价格已经非常实惠,但依然鲜有人问津。为了尽快处理掉玩具,只能不断降低价格,可即便如此,也很难找到合适的买家。

还有家长会把闲置玩具捐出去,可捐赠过程并不顺利。一些公益组织对捐赠玩具的种类、数量等有一定要求,而且运输成本等问题也让部分家长望而却步。即便成功捐赠出去,家长们也不知道这些玩具最终是否能真正送到有需要的孩子手中。

怎么破解“玩具围城”?

  买之前多和孩子沟通 买来后陪孩子玩

看着曾经精心挑选的玩具如今却成了占地方的“鸡肋”,家长们心里满是无奈。这种现象背后,既有孩子兴趣快速转移的客观因素,也让不少家长反思自己给孩子选购玩具的方式是否得当。

“家长对孩子的爱往往表现为无休止地购买,总是希望给孩子最好的,看到喜欢的东西就忍不住买回家。”国家心理咨询师、专业从事儿童心理教育的张莉表示,家长在购买玩具的时候,或许有这样的误区:只是跟风购买热门玩具或者受广告影响,没有考虑孩子的年龄特征、真实需求和兴趣点;有些玩具对于孩子来说难度过大,孩子玩几次发现无法驾驭,就失去了继续玩的兴趣;而有些玩具又过于简单,孩子很快就能掌握玩法,觉得没有挑战性,从而将其丢弃。另外,家庭中玩具数量过多也是一个问题。当孩子面前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玩具时,他们容易产生选择困难,而且注意力会被分散,无法专注于某一个玩具进行深入探索和玩耍。这就导致每个玩具都只是被浅尝辄止地玩了一下,很快就被遗忘在角落。

面对“玩具围城”的困境,家长们需要更加理性地对待给孩子购买玩具这件事。在选购玩具时,要多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真正的喜好和需求,选择适合孩子年龄和能力、能够激发孩子兴趣和创造力的玩具。同时,也要控制玩具的数量,避免过度购买,让孩子能够珍惜每一个玩具,充分发挥玩具的价值。家长们更需要注意的是,物品所带来的快乐往往是短暂的,真正能让孩子长久受益的,是陪伴他们一起玩耍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获得的情感体验和认知发展。家长与其不断购买新的玩具,不如多花时间陪孩子一起玩,引导孩子深入探索玩具的玩法,挖掘玩具的多种功能,这样不仅能增强亲子间的互动与情感交流,还能让孩子从玩具中获得更多的成长和乐趣。当孩子感受到与父母共同玩耍的快乐时,他们对玩具的依赖也会从单纯的拥有转变为对互动和探索的渴望,从而减少因新鲜感过去就随意丢弃玩具的现象。

记者 张丹 文/图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