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昌莲:短剧长剧亦可“美美与共”
又一部播放量突破30亿的爆款短剧诞生了。9月20日上线的《盛夏芬德拉》,一路高开暴走,创下最快破30亿播放量的纪录。不少网友高呼“终于吃上了短剧细糠”,更直言“制作水平已经赶超大部分同题材长剧”。据报道,截至目前,今年已有8部短剧有30亿以上的播放量。
在数字技术迅猛发展、信息传播日益碎片化的今天,影视内容呈现出多元化、分众化的发展态势。短剧以“短平快”的节奏迅速占领观众碎片时间,频频诞生“爆款”;长剧则凭借深厚叙事、精良制作持续吸引忠实观众,屡屡掀起“追剧热”。两者路径不同、受众各异,但并非对立竞争,可以“美美与共”,共同构筑中国影视生态的繁荣图景。
爆款短剧的崛起,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在快节奏生活中,短剧以每集1至3分钟的紧凑节奏、强冲突、快反转的叙事模式,精准击中观众的“爽点”。然而,短剧的“短”也带来了“浅”的问题。不少作品为追求点击率,陷入套路化、同质化泥潭,人物扁平、逻辑混乱,甚至传播不良价值观。9月25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表示,将对微短剧“雷人”剧情、“霸总”人设等问题及时纠偏,采取更多有力举措,推动微短剧健康、高质量发展。可以预想,当短剧进入2.0时代,在优质内容不断出圈的情况下,爆剧的风向将逐渐从“卷流量”吹到“抓内容”,短剧精品化必然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短剧与长剧,各有优势,亦可互补共生。一方面,短剧可借鉴长剧的叙事逻辑与人物塑造,提升内容质感,避免沦为“电子快餐”;另一方面,长剧也可吸收短剧的节奏把控与传播策略,扩展受众群体。
更进一步看,“美美与共”不仅是内容层面的融合,更是产业生态的协同。平台可建立“长短结合”的内容矩阵:以短剧引流、试水市场,发现优质IP后延伸为长剧开发;长剧也可反向拆解为短视频内容,进行二次传播,扩大影响力。这种“长短联动”的模式,正体现了影视内容传播的新趋势。
更重要的是,无论是短剧还是长剧,其终极目标都应是“以文化人、以艺通心”。爆款不应只是流量的堆砌,热播也不应止于收视的数字。真正的“美”,在于讲好中国故事,在于传递真善美,在于回应时代关切。当短剧不再满足于“爽感”,长剧不再拘泥于“高冷”,二者在价值追求上达成共识,才能真正实现“美美与共”。
影视的繁荣,不在于某种形式的独大,而在于多元共生、各美其美。让爆款短剧与热播长剧在内容、技术、传播与价值层面深度融合,携手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方能共同绘就一幅百花齐放、生机盎然的影视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