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促研 以赛促创——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甘肃代表团参赛侧记
以赛促研 以赛促创
——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甘肃代表团参赛侧记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李永萍
日前,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在福建泉州落下帷幕。甘肃代表团摘得1枚银牌、1枚铜牌,取得历史最好成绩,充分展现了我省博士后人才勇攀科技高峰的创新活力和强劲实力。
赛场争锋:科研团队斩获佳绩
创新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赛道上,兰州大学叶国栋团队凭借“国产高带宽压缩软件关键技术突破项目”摘得银牌。
“大家使用手机时都有类似体验:切换几个应用后,之前打开的程序需要重新加载——这就是所谓的‘杀后台’现象,其根源在于运行内存不足。”叶国栋解释道,“我们的核心技术正是针对这一痛点,通过将暂时不用的程序进行高效压缩存储,在释放更多运行空间的同时,有效解决传统压缩方法资源消耗大、续航时间短等问题。”
“此次获奖既是荣誉,更是激励。”叶国栋表示,团队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优化升级技术,推动这项国产领先成果在更多领域落地应用,为行业降本增效、为用户提升使用体验。
高端装备与机器人赛道中,兰州理工大学冶文莲团队的“自由活塞斯特林发电系统研究——高效热电转换技术创新及实证探索项目”斩获铜牌。
“这次参赛收获满满!”冶文莲分享道,“以前成员虽各有所长,但协作紧密度不足,通过这次大赛并肩作战,大家高效配合、优势互补,凝聚力和协作力显著提升,未来会带着这些收获持续深耕,把项目做得更扎实。”
在新能源与节能环保赛道,兰州理工大学王相雅团队的“面向智能生物医疗的植入式储能器件”项目备受关注。
针对传统植入式储能器件存在组件易脱落、生物相容性差等痛点,该团队创新提出一体化成型技术,结合开放体系设计,利用人体体液作为天然电解液,并支持无线充电,从根本上破解了行业难题。所研制的器件具备超轻超薄、高柔性、高生物安全性等优势,完全满足长期植入需求。
“能够登上全国大赛的舞台,既是荣誉,也是难得的学习机会。”王相雅表示,通过大赛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博士后伙伴,专家评委的专业点评也帮助团队发现了提升空间。
展馆对话:创新成果链接产业
赛场内,硬核技术同台竞技、尽显科研实力;展馆中,创新成果落地生花、链接产业动能。
甘肃展馆中央,一台结构复杂的高端粒子治疗示范装置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这是兰州大学自主研发的肿瘤精准放射治疗高端医疗装备。该装置巧妙地集成了质子治疗设备、硼中子俘获治疗设备和同位素生产设备,形成了先进的粒子治疗与核医学设备一体化创新方案。
福建睿斯科医疗技术有限公司产品经理庄梓晴正在为观众细致讲解:“质子经加速器加速后,通过束流传输系统精准送达治疗室,实现‘精准定点爆破’,治疗精度可达亚毫米级。相比传统X射线放疗,质子治疗能将最大剂量集中在肿瘤区域,显著减少对健康组织的辐射损伤,副作用更小。”她说,公司的另一项核心技术——硼中子俘获治疗更具创新性:含硼药物如同“人体GPS”,注入患者体内后可迅速聚焦于肿瘤细胞内,经装置产生的超热中子照射发生反应,在细胞尺度内精准杀伤肿瘤细胞。两种技术各有侧重:质子治疗面向实体肿瘤,适应证广;硼中子俘获治疗面向复发型、难治型肿瘤。
谈及技术渊源,庄梓晴告诉记者,睿斯科医疗创始团队以及技术核心均源自兰州大学。2025年,团队成立甘肃睿斯科医疗,积极衔接兰州与泉州产业优势,推进国产粒子诊疗设备降本增效、提质创新。
甘肃前进牧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台前,黄油、奶酪、乳清蛋白粉等多款产品整齐排列,工作人员正向前来咨询的参观者详细介绍企业的全产业链布局与创新成果。
前进牧业扎根于国际公认的奶牛养殖“黄金地带”——河西走廊,是一家以奶牛养殖与乳制品加工为核心的企业。历经15年发展,公司已构建起涵盖饲草种植、奶牛养殖、乳品加工、饲料生产、有机肥制造及技术服务的全产业链布局。目前,前进牧业已成为甘肃养殖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
“今年3月,前进牧业获批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聚焦乳品深加工关键课题攻关,目前已有3名博士入驻。”甘肃传祁甘味乳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助理李寿坤介绍,企业正面向动物科学、食品科学等领域的高端人才发出邀约,为技术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中成药、养生茶、中药面膜、黄芪速溶咖啡……甘肃中医药大学展示区内,一系列多元创新的中医药衍生产品整齐陈列,既延续了传统中医药的养生精髓,又融入了现代消费场景,吸引不少参观者驻足了解、咨询体验。
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持续推进博士后工作发展,不断加强高层次青年人才培养,激发和释放博士后人才创新创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