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磅原创

精准巡检护安全 创新服务解民忧 兰州多维发力织密低碳出行服务网

2025-11-06 09:00 来源: 兰州日报

精准巡检护安全 创新服务解民忧

兰州多维发力织密低碳出行服务网

国网兰州供电公司员工巡检电动汽车充电站

国网兰州供电公司员工为新能源车主介绍“网上国网”App功能

近年来,兰州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持续攀升,今年上半年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1.9万辆,同比增长31.47%。为护航绿色出行、破解充电难题,国网兰州供电公司通过精准巡检保障充电安全、创新“充电报装陇电直通车”服务模式加速老旧小区充电桩安装,累计服务社会集中式充电站388座,服务居民个人充电桩建设2933台。与此同时,兰州轨道交通不断构建“停车+换乘+充电”一体化场景,在轨道交通沿线的10个核心站点建成“P+R+充电桩”停车场,累计提供549个停车位,配建121个直流快充桩,多措并举在兰州构建起便捷高效的绿色出行网络,让市民的低碳生活“不断电”、更省心。

 精准巡检护民生 绿色出行不断电

“游玩的工夫车就能充满电,这效率太让人惊喜了。”近日,在甘肃科技馆旁的星星充电站内,来自榆中县的车主李女士带着孩子参观完科技馆,看着车载屏幕上的满格电量,满心欢喜。国网兰州供电公司安宁分公司员工和雅君向李女士介绍充电服务:“您可以安装‘网上国网’或者‘e充电’App,点击站点查询就能通过手机GPS定位给您推荐最近的充电站。”

随后,和雅君和同事杨玄宇来到银滩湿地公园的万事通充电站,他们手持红外测温枪,对充电站的线缆、接线端子逐一排查,用精准巡检把控着绿色出行充电安全的每一个细节。“以前总担心周末出游充电难,现在不管是市区、景区,还是高速沿线,充电桩都越来越多,服务也越来越到位。”经常自驾出游的张强深有感触,现在出发前都会通过“e充电”App提前查询到景区附近的充电站,返程时刚好顺路补电,App上还能实时显示空闲充电桩数量和充电价格,一键导航就能到,特别方便。

据了解,为保障市民绿色出行,国网兰州供电公司组织台区经理和客户经理加强对供区内新能源车充电站点巡检频率,重点对充电站用电安全、供电线路进行全面检查,针对景区、商圈等重点区域,该公司协助充电站工作人员做好运维检修,全面摸排客户在充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详细听取客户建议,确保充电桩故障快速处置,让车主少等待、更省心。

创新服务破梗阻 陇电直通解民忧

“不用跑部门、不用填繁琐材料,在家等着就有人上门服务,不到一周充电桩就装好了。”提起自家充电桩的安装经历,安宁区加莱印象小区居民刘先生连连称赞。作为兰州典型的老旧小区,加莱印象小区共有5栋住宅楼、720户住户。今年以来,有25户居民陆续购置了新能源汽车,但地下车库层高仅2.6米、管线交错,配网容量不足,充电报装一度陷入困境。

了解到小区居民的困难后,国网兰州供电公司迅速启动“充电报装陇电直通车”服务模式,精准对接小区特点,联合多部门优化方案,利用架空区域敷设电缆桥架,将加莱印象小区地下车库作为试点,在该小区地下车库打造充电桩业扩样板工程。同时,组织专班错峰施工,压缩周期至25天,通过召开座谈会、安排电工值守等方式,及时解决突发问题,通过小区地下车库充电桩业扩全覆盖,实现即来即办,即来即接,有效解决“无桩可用,有桩不足”的问题,真正实现家门口充电。

充电桩装好后,小区新能源车主再也不用为每天通勤的续航焦虑,通勤效率也提高了不少。如今,这种定制化服务模式已在兰州4个科教区老旧小区推广,各小区配网故障率明显下降,供电可靠性有所提升,为新能源汽车推广奠定了基础。

据国网兰州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充电报装陇电直通车”服务模式通过“政企网”三方协同机制,将报装需求响应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联合勘查时限缩短至3个工作日,大幅减少用户等待成本;依托“数字前置+代办服务”,实现“黄河两岸全域零线下申报”,报装材料从6项精简至3项。今年以来,公司已累计上门服务1200余次,精准解决老年居民等群体操作难题,真正实现从“群众跑腿”到“服务上门”的转变,为西北老旧城市充电报装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绿电补给全覆盖 构建出行新场景

中午12时,在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东岗站C出入口东侧的“P+R+充电桩”停车场内,27个标注清晰的充电车位整齐划一,充电桩上的指示灯有序闪烁,不时有车主驾车平稳驶入、熟练充电,现场秩序井然。

出租车司机郜继元是这里的常客。他熟练地将车停在车位,插上充电枪,扫码启动充电程序,动作一气呵成。郜师傅笑着说:“我就住在附近,中午趁着充电的时间,回家吃个饭,陪陪孩子,顺便休息一下。停车场还提供2小时免费停车,充电、吃饭、休息三不误,下午跑车更有精神。”

郜师傅的日常,是兰州市民利用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一个生动缩影。不远处,刚拔下充电插头的金先生则提供了另一种使用场景。“我在榆中上班,今天要去西站十字办事,早高峰堵车耗时,不如把车停在这里充电,直接坐地铁过去,高效还环保。”金先生算了一笔账,“办事差不多两小时,回来电充满了,停车费还省了,全程绿色又经济。”

据兰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已在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沿线的东岗站、陈官营站、雁白大桥站、邮电大楼站等10个核心站点建成投用“P+R+充电桩”停车场,累计提供549个停车位,配建121个直流快充桩,基本实现轨道交通沿线重点区域绿电补给全覆盖。这些停车场均采用“充电+换乘”的运营模式,车主充电期间可享受2小时免费停车优惠,极大降低了出行成本。

“我们正加速推进绿电出行网络建设,目标是让市民的每一次出行都更便捷、更环保。”兰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将继续完善全域绿电出行布局,形成覆盖更广、密度更高的“停车+换乘+充电”一体化出行场景,构建轨道交通路衍经济的新模式,为市民的绿色低碳生活提供更为坚实和便利的保障。

·记者手记

于细节处感知城市绿色转型的温度

充电桩在景区商圈、老旧小区、轨道沿线次第落地,精准巡检守护充电安全,“充电报装陇电直通车”服务模式破解难题,兰州的绿色出行网络正从点到线、由线及面不断延展。这座城市以市民需求为核心,以轨道交通为骨架,用密集的充电设施与贴心服务,搭建起充满活力的绿色出行生态。

在采访中,记者深刻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绿色转型从来不是遥远的战略口号,它体现在家门口充电的便捷里,融入充电站换乘的高效中,也凝结在对老旧小区居民的细致关怀里。绿色生活已不再是一种刻意的选择,而是融入日常的自然与温暖,在金城大地上书写着触手可及的低碳未来。

记者 陶奕冰 文/图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