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传媒

明星扎堆拍短剧,是“掉价”还是“真香”?

2025-11-27 13:10 作者: 作者:迷住你你的眼

最近这两年,小短剧突然火了,成了影视圈的香饽饽,连大牌明星都忍不住过来凑热闹。

娱乐圈掀起短剧热潮,不少明星都来分一杯羹,张天爱、舒畅、盛一伦这些当红演员都试水了短剧,就连刘晓庆这样的老戏骨也下场玩了一把。最牛的是李若彤,她主演的《午后玫瑰》直接登上了卫视黄金档,收视率爆表,把很多同期播出的长剧都比下去了。

IMG_256

IMG_257

为啥越来越多明星开始搞直播带货.他们放着好好的影视歌不干,非得跑去直播间喊"买它买它".这背后可不是一时兴起.你看啊,短视频平台流量大得吓人,随便一个头部主播一场直播能卖好几个亿.明星自带粉丝基础,往镜头前一坐就有天然优势。

再加上这几年影视寒冬,拍戏的机会少了,片酬也降了,直播来钱快还不用看导演脸色.谁跟钱过不去对吧.不过话说回来,隔行如隔山,有些明星带货翻车的也不少.要么是对产品一窍不通,要么是价格没谈拢,最后不仅没赚到钱还把口碑赔了进去.说白了这就是个双刃剑,玩好了名利双收,玩砸了可能饭碗都得丢。

这几年国内影视圈变化挺大,过去那种动辄几十集的长篇剧集越来越不好做了,拍一部戏动不动就要花半年到一年时间,成本高得吓人,结果钱都砸在几个顶流明星身上了。

大牌艺人扎堆抢资源,新人想出头更是难上加难.影视圈这种赢家通吃的局面让不少人直接失业.这时候短剧突然杀出来了,拍得快成本又低,一个月就能搞定.对那些没戏拍的明星来说,简直就是救命稻草。

现在行业顶尖资源越来越少,不管是遭遇事业瓶颈的老牌艺人,还是缺少机会的新人演员,都纷纷转战短剧市场寻找新出路。举个例子,杨蓉在《二十九》里塑造的霸气御姐形象让她成功破局,而新人演员许梦圆也靠着《裴总每天都想父凭子贵》这部作品迅速走红。

IMG_258

短剧行业这两年突然火起来了,这波热潮直接吸引了不少明星加入.数据显示现在看短剧的人已经超过6.62亿,市场价值预计今年能达到504亿,这个数字比电影票房还要高.专家预测到2027年市场规模还要涨到856.5亿左右.就拿倪虹洁来说,她今年春节演的那部《夫妻的春节》在抖音上一炮而红,成了2025年第一部观看量破亿的短剧,到现在播放量都冲到5亿了。

短剧平台里挤满了6亿多观众,其中不少是上了年纪的大爷大妈.最新调研发现,今年每5个新用户里就有1个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这些银发族追起剧来可带劲了,平均每天要花两个多钟头刷个不停。

IMG_259

老年人掏钱看剧可一点都不含糊,《闪婚老伴是豪门》这部片子就是专为他们打造的,光靠这部剧就收了3000多万,传统影视圈以前压根没重视这块市场,现在可算被他们给拿下了。

短剧行业为啥越来越火,明星们为啥扎堆往里钻,说白了就是钱多事少赚得快.明星拍短剧现在可成了香饽饽,身价蹭蹭往上涨.你看看那些追星族,买周边冲销量比追爱豆还舍得花钱,应援打call一个不落,这钱袋子哗哗响谁不眼红。

柯淳演完《好一个乖乖女》彻底火了,现在抖音粉丝都破400万了,身价直接涨了10倍不止,各种综艺和时尚大牌的邀约也接踵而至。

明星拍短剧简直稳赚不赔,粉丝看不够,热度蹭蹭涨,还能尝试新风格,顺便把钱挣了,这种好事谁不干。

IMG_260

放低身段PK跨界碾压.鄙视链被打破了吗?

现在越来越多明星扎堆拍短剧,这事儿在网上吵翻了天.要放在以前,拍电影的那帮人可看不上这种短视频,觉得掉价得很.就像刘晓庆这样的大咖,现在整天在综艺里晃悠,还跑去演短剧,没少被人说闲话.可她一句话就怼回去了:"短剧就是大势所趋,演员不跟上时代怎么行."这话直接把娱乐圈那套论资排辈的规矩给掀了。

IMG_261

不少网友觉得明星扎堆拍短剧就是来虐菜的,从行业发展来看,这些大腕的加入确实给短剧圈注入了新鲜活力。

老戏骨们降维打击真不是盖的,那些拍惯长篇电视剧的实力派往短剧圈一站,立马就能把表演水准拉高好几个档次,就拿盛一伦在《开播,短剧季》里说的实在话,拍短剧最讲究的就是情绪要拿捏得特别准,幸亏之前拍长剧攒下的经验,现在就算赶场子似的连轴转也能轻松hold住。

明星的加入直接把短剧的质量拔高了一个档次.就拿《钱少每天都在想身体在哪》来说,这部片子把商战和灵魂互换玩出了新花样,剧本的复杂程度都快赶上正经电视剧了.有大牌演员加盟就是不一样,制作方在故事编排和拍摄上明显更舍得下本钱了。

这两种看法其实都绕不开老套路,无非是纠结艺术和商业哪个更高贵,有人觉得掉价,有人觉得是降维打击,说到底还是在用老眼光看问题。

IMG_262

如今短剧行业正火速崛起,彻底打破了传统影视圈的等级观念.最新调研报告透露,国内看短剧的观众已逼近7亿大关.这个新兴领域完全遵循"有流量就有一切"的游戏规则,硬生生砸碎了旧有的影视行业鄙视链。

有业内人士指出,这类迷你剧的赚钱方式(比如按集收费)很可能会抢走传统电视剧的饭碗.连老牌演员刘晓庆都下场了,74岁还在出演黄昏恋题材的短剧,这既吸引了中老年观众,也说明短剧什么题材都能拍,比传统影视灵活多了。

如今短视频行业迎来全新升级,优质作品不断涌现,就拿最近爆火的《逃出大英博物馆》和《家里家外》来说,这些短剧不仅刷爆朋友圈,更登上了各大电视台。可以看出,央视和湖南卫视这些行业巨头都在重点扶持这类内容。他们正在用全新玩法刷新大家对影视创作的认知。

眼下,传统媒体玩起短视频来可不再拘泥于老一套玩法.3月20号那天,知名新闻平台澎湃拉上七家业内大佬搞了个大动作,砸下6000万真金白银启动"百部好戏"项目,放话说要在三年内整出上百部爆款短剧.这架势,明摆着是要给短视频行业来把猛火,让大伙儿瞧瞧正规军下场的分量。

IMG_263

最新统计显示,今年迷你剧市场彻底火了,光是各地卫视就播了足足33部。这充分说明,短剧早就不是low的代名词,反而成了行业新风口。

IMG_264

微短剧正在成为艺人职业生涯的全新增长点.这些紧凑的剧情单元正为演员们开辟意想不到的事业突破口.在传统影视项目竞争激烈的当下,这种新兴内容形式让不少艺人找到了突破平台期的新路径.时长虽短但爆发力十足的表演机会。

为演员们提供了展现多面才华的舞台.业内人士发现,越来越多明星开始将短剧视为拓展演艺版图的重要跳板.这种内容形态不仅能让艺人快速积累人气,更能通过差异化角色突破固有形象.对于面临转型压力的成熟艺人,或是渴望突破的新生代演员而言,微短剧都展现出独特的吸引力。

但需警惕同质化陷阱?

明星们现在有了新玩法,短剧成了他们的秘密武器,别看这玩意儿投资小周期短,赚钱可一点不含糊,拍起来快准狠,明星们纷纷下场试水,把这条新赛道变成了摇钱树。

明星演员们开始把短剧当成突破事业天花板的新跳板,有的靠短剧圈粉后反杀回长片市场,比如李沐宸靠着竖屏短剧爆红后反而接到了更多传统影视资源,也有人像刘晓庆这样通过短剧继续营销自己"冻龄女神"的形象.这些成名艺人玩转短剧的路子很野,一边往下沉市场使劲钻,一边又能借势往上爬.短剧成了他们突破瓶颈的利器,既能开拓新观众群,又能巩固老粉基本盘。

IMG_265

短剧简直是新人逆袭的快车道,投入少回报高,轻轻松松就能火出圈.你看丞磊就是个活例子,演完《虚颜》这种小成本短剧,转头就被郭敬明相中,直接拿下《云之羽》这种大制作.还有柯淳更厉害,靠《好一个乖乖女》一夜爆红,现在接条广告都能开到80万,直接跻身短剧圈顶流,最近还跑去《无限超越班》这种专业演技节目露脸了。

被称为"短剧女王"的马秋元最近接了个大活儿,她加入热门古装大戏《明月千里》剧组,正式向长剧市场发起冲击."

IMG_266

但短剧行业的快速崛起背后藏着不少问题,现在市场上这类内容越来越多,可看起来都差不多,没啥新意。

热钱疯狂涌入短剧行业,催生出大批流水线式生产的快消品,这些作品清一色都是"三秒一个冲突,五秒一个高潮"的标准化模板.打开手机随便刷刷,不是俗套的霸道总裁爱上我,就是烂大街的穿越逆袭爽文,观众看到想吐,演员演到崩溃.就拿年初爆火的《八零后妈》来说,一天狂揽两千万的惊人业绩,立刻引来无数东施效颦的跟风之作.有位男演员苦笑着抱怨,"每天开工不是掐脖子就是锁喉,我都快被这些套路整吐了"

IMG_267

明星总演雷同的短剧,不仅没法突破演技天花板,还可能把积累多年的观众缘败光.长期重复类似角色会让观众审美疲劳,演员好不容易建立的专业形象也跟着大打折扣.这种消耗式的表演就像在透支艺术生命,既磨练不了真本事,又砸了自己招牌。

明星想拍短剧千万别踩这些坑,搞不好就会拍出千篇一律的烂片.关键要注意这几点。

IMG_268

眼下短剧市场成了香饽饽,明星们纷纷跑来分一杯羹,这可不是跟风凑热闹,而是实打实的明智之举,一来能顺应行业新趋势,二来可以抢先抓住赚钱新门道。

明星们忙着开拓新事业时,别忘了创新和质量才是关键。要是只会跟风模仿,迟早会被市场淘汰。想要站稳脚跟,就得玩出点不一样的花样。

IMG_269

男神吴彦祖跨界当起英语导师,明星光环加持下的知识变现还能玩出什么新花样。

IMG_270

热潮消退后微短剧迎来新战场,行业竞争步入高维度对决阶段.曾经疯狂追逐流量的日子已成过去,现在内容质量才是真正的王牌.创作者们正经历从野蛮生长到精耕细作的转型,大家都在思考如何用扎实的作品赢得观众.这场升级之战中。

那些只会玩噱头的作品注定被淘汰,真正具备持久生命力的内容才有机会突出重围.市场正在用最严苛的标准筛选每一部作品,观众的眼睛越来越雪亮.这不是一场暂时的流量竞赛,而是决定行业未来格局的关键较量。

国产爱情剧现在玩得这么野了吗?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